
今日湖北网讯 (记者 陈思炎 通讯员 李权林 刘敏 张毓茜 王芳 周文照)“向蔡常春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心系患者、情为病人的崇高职业精神。”昨天,省卫计委授予蔡常春同志“人民好医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持久地向他学习。
蔡常春现任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从医16年来,视语言和药物、手术刀同等重要,坚持用通俗的言谈和心灵的抚慰向病人传达关怀、理解与鼓舞。他带领团队先后开展腹腔镜下肝尾叶切除、腔镜下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挽回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今年,蔡常春的先进事迹经过中央和省内多家媒体的广泛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他先后被授予“荆楚楷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面对患者,医生的一句话能够暖全身,一句话也能凉透心,我们只要多把病情讲清楚一点,就能把更多的希望带给患者。”当天下午,200余名省内医卫代表聆听“蔡常春先进事迹报告团”讲述的动人故事。
“当前国内医疗环境、医患关系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一名医生,我想得更多的是怎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大家一起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蔡常春说。其实,有不少医患冲突问题是因为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患之间沟通良好,才会相互信任。
从医16年,蔡常春有一个体会:医生不仅要“看病”,更要看“病人”。看病,医生给予患者的是药物或手术,看病人,医生还要开具另一张重要的“处方”——语言的沟通和心灵的抚慰。
谈到医患沟通,蔡常春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他表示,面对患者,真正做到了“敬畏”、“尊重”、“真诚”、“职业”这八个字,自然就能做好医患沟通。
据了解,应国家卫计委要求,蔡常春先进事迹报告团将作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的9个先进典型报告团之一,到安徽、青海开展巡讲活动。
省卫计委党组书记张晋说,蔡常春把传递关怀视作医者的职责,让医学有了温度。向蔡常春同志学习,就是要做到一心为民、爱民亲民,学习他耐心细心、矢志不移的爱岗敬业精神;学习他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处处为病人着想,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学习他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入手,在日益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坚守认真执着、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