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湖北退伍军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拯救生命的承诺兑现
2018-01-21 09:53:17   来源:今日湖北网

  今日湖北网讯(记者:李端 通讯员:章晟)大爱无言,近日降温带来的严寒不能阻挡爱与勇气的力量,10月12日,42岁的孝感市民王先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为素昧平生的一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上海8岁女孩带去了生的希望。“只要能救人一命,我什么也不会怕。”作为孝感首个退伍军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的话语中充满着坚定与执着。

1.jpg

  得知配型成功他没有丝毫犹豫

  采集病房里,记者第一次看到了王先生,也第一次看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整个捐献过程并不需要全封闭的环境,王先生躺在床上,两只胳膊插上了针管,旁边的血细胞分离机正不停的运转着,湖北骨髓库工作人员和孝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则在一旁与他聊天,他的状态非常好。医生告诉记者,如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捐献者在约4个小时的捐献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太大的不适。

  2013年,王先生在孝感市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次采样活动中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队伍,“我想也许日后能救人一命,就参加了。”

  时间一晃过去了3年,今年6月份,一个电话打破了王先生平静的生活,“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通知我,说我的造血干细胞和上海的一个8岁的女孩配型成功了,问我愿不愿意为她捐献。”了解女孩的病情后,王先生没有一丝犹豫,便立刻答应了下来。面对王先生的决定,刚开始家人有些犹豫,他们怕万一捐献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然而王先生的执着感动了家人,在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给捐献者身体带来影响之后,一家人面对这几十万分之一的“缘分”达成了一致,“救!”

  为保捐献成功他戒酒调整饮食

  在经历了高分辨血样检测和严格的体检之后,王先生被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符合捐献条件,为了让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质量更好,王先生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在前往武汉住院前开始了戒酒、调整饮食和生活作息的准备,“每一个细节我都想做的更好。”

  10月8日,王先生住进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每天需要注射一针动员剂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与紧张,“腰会比较酸,身体有些不舒服,医生说了是正常现象,可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然而想到千里之外的女孩和家人正苦苦等待着这一线生机,在10月12日的早晨,他如约来到了采集室。得知自己是孝感退伍军人首例成功捐献的志愿者,他开起了玩笑,“从来没当过第一名,这次搞大了。”能得到认可,王先生还是十分高兴。

  问及想对被捐献者说些什么,王先生没有犹豫,认真又坚定地说出了十二个字,“珍惜生命、好好生活、健康快乐。”简单的十二个字在此刻却充满着生命的张力,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爱感动身边同事他带动更多人参与

  “我们在网上看到或者听到过一些捐献者,在正式捐献的前一秒被家人拖走,要知道,等待被捐献的患者已经进行了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造血功能已经丧失,就等着这救人的造血干细胞运过去了,捐献者这一走,对方基本上就是等死了。”说到目前捐献造血干细胞遇到的难题,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家庭是最大的阻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都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自己要有大爱和勇气,也要花大力气说服家里人。”

  在捐献过程中,王先生单位的同事前来看望他,同事对他的这份勇气都十分钦佩,不少同事还直言只要符合条件,也想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年龄只要在18至45岁之间,身体健康,都可以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与我们红十字会联系或者在当地采血车(站)报名都可以。我们相信人间有大爱,也许只是一念之间的决定,就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