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阳新县5200名“乡贤”播洒文明新风
2018-01-21 09:52:33   来源:今日湖北网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向能来)9月17日,天高气爽,风和日丽。阳新县枫林镇水源村会议室,胡海组和上湾组的村民代表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胡、柯两姓闹了6年的山场纠纷,今天终于彻底解决了。这场矛盾纠纷很好调解,得力于老支书柯大玉敬业奉献的精神和担当作为的品质。"村党支部书记何育武对乡亲们说。

  该村胡海组村民姓胡,上湾组村民姓柯2009年为祖坟山权属争议,两个姓的村民产生矛盾,有几次将发生宗族械斗事件。退休老支书柯大玉挺身而出,先做柯姓村民的思想工作,把本姓村民的情绪稳定下来,接着到胡海组做工作,苦口婆心劝说村民顾全大局,以和为贵。柯大玉先后多次深入两个组走访村民,还到县档案局查找相关资料,以事实为依据,向村民宣讲法制和土地稳权政策,终于说服了两个组的村民。村党支部利用中秋节,外出打工村民回乡团聚的机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请柯大玉介绍祖坟山的历史情况和党的土地山场权属政策,让胡柯两姓村民认识到土地山场是国家的,都有保护耕地的义务。听了老支书的讲解,两姓村民鼓掌言欢。

  柯大玉是水源村"贤达理事会"会长,也是当地的"乡贤"。

  据阳新县委组织部统计,该县象水源村这样的"贤达理事会"有977个,象柯大玉这样的"乡贤"有5200人。

  "乡贤"指退休回乡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医生和专家学者,还有农村中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退休村干部、劳动模范和身边好人。这批人在农村享有很高的威信,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一般在村里|"说话算数"。

  该县把"乡贤"组织起来,以行政村或自然湾为单位成立"贤达理事会",一般5至7人组成。"乡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法律知识,调解民事纠纷,操办红白喜事、监管村组财务,义务管理山林、水库和集体资产。有的还牵头开展广场舞、民间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有的创办"道德讲堂",对村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孝德文化,倡导文明新风。

  该县注重发挥农村"乡贤"的作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乡贤"已经成为阳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带头人。

  据不完全统计,该县"乡贤"牵头创办农民舞蹈队320个,民间戏剧团62个。今年以来,"乡贤"以文化礼堂为阵地,举办法律、道德讲座350场次。调解村民之间矛盾纠纷1300多起,帮助转化失足青少年160多个。担任护林员、水库管理员、卫生保洁员、留守儿童看管员等各种公益事业的"乡贤"有4千余人。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