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雪域高原上的“走基层”
2018-01-21 09:50:22   来源:今日湖北

——湖北省记协采访交流团赴西藏山南采访我省援藏工作


  文/邹玲  图/楚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我省新闻界深化“走转改”活动,5月30日至6月8日,省记协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三家中央驻鄂记者和省直主要媒体记者一行14人,到我省对口支援的西藏山南市及乃东、琼结、曲松、加查4县采访,深入了解山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认真倾听山南各族人民讲述湖北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深切感受到我省援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广大援藏干部为维护西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

张晓华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党务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晓华与湖北省记协采访团座谈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非常重视这次采访活动。6月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与采访团成员如何做好援藏报道进行了座谈交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张晓华参加座谈会并讲话。

  这次采访活动得到山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山南市市长普布顿珠专门接受了记者们的采访,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山南市委常委兼副市长柯东海多次给记者们介绍情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红陪同采访团到山南报社和山南网考察采访。

  “把到西藏采访当作是在雪域高原进行的一次特殊的‘走转改’活动,在采访援藏工作的同时学习援藏干部。”这是省记协对采访团成员提出的要求。初到西藏,“胸闷气短流鼻血、头昏脑胀睡不着”等高原反应困扰着每个采访团成员,但大家并未因为身体不适就放松要求,而是以援藏干部为榜样,努力克服高原反应,积极投入到采访活动中。

记者们在藏族群众家中采访精准扶贫情况

记者们在乃东区昌珠社区采访

  湖北之声记者李丽在到达山南的第二天,就因头晕、呕吐、胸闷、全身无力等强烈的高原反应而下不了床,为了不影响行程,她强忍不适跟随采访团出门采访,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回到宾馆吸了一会儿氧气,并抓紧时间阅读资料。湖北日报黄石记者站站长陶忠辉临行前患有感冒,到山南后病情加重,清鼻涕直流,但他用纸巾捂着鼻子坚持和大家一起采访。湖北日报摄影记者杨平,湖北网台记者何潜彬等同志都曾因高原反应产生眩晕、呕吐现象或吃不下饭,但他们都强忍不适,坚持不耽误采访。

  10天的时间里,采访团翻山越岭近1500公里,深入30多个点,采访到的对象达一百多人次。在藏期间,除了听取山南市和相关县区领导介绍情况以外,记者们大多数时间都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和藏族群众家中,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

  采访团中有的同志年届6旬,有的是媒体负责人,但大家都把自己当成普通记者,采访时坚持到现场、到普通群众家中去。在琼结县西藏天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玛卡种植基地采访时,正值中午,烈日当空,采访团荣誉团长、人民日报社湖北分社原社长顾兆农在田间地头与除草工、基地负责人交谈近一个小时,仔细询问玛卡的种植、栽培、养护以及员工收入等相关情况。

  湖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副总监黄海、电视新闻中心一级记者管根稳两位同志为了详细了解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团队的先进事迹,扛着二十多斤的摄影摄像器材在西藏琼结县中学楼上楼下来回奔波,采访老师、支教生、学生代表十余人,拍下了大量视频素材。

  为获取更为生动的细节资料,丰富报道内容,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和湖北日报的记者,晚上还邀请采访对象到宾馆进行补充采访,有时甚至采访至深夜。

  为了多采访一些企业或人物,记者们主动压缩用餐时间,中午不休息,马不停蹄地从一个采访点赶往下一个采访点,渴了就喝点矿泉水,累了就在行车途中眯一会儿。采访团中年纪最长的刘连宏同志在感冒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不仅坚持跟团采访,还积极主动做好联络协调服务工作,让大家倍感温暖。

  深入扎实的采访,让记者们深切了解到湖北援藏干部为山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增强了做好宣传报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新华社记者李伟在采访途中就开始写稿,回汉进一步补充素材和修改完善。6月23日,新华社以内参形式刊发《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打造“精准援藏”升级版》,后来又作为通稿公开播发。他撰写的人物通讯《援藏干部柯东海:六年援藏路 一生西藏情》也于25日由新华社公开播发,并迅速被多家媒体转载。此外,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于6月23日和26日先后发布他撰写的5篇专稿,其中《一脸“高原红”,一口湖北音——记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黄君》的浏览量已突破30万。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90后“格桑花”支教队,情系雪域高原》已刊发,还有3篇稿件也即将刊出。中国经济时报已经刊发长篇报道《湖北产业援藏纪实》(上、下篇》。

  湖北日报在6月15日用一个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永远盛开的格桑花——在山南看我省精准援藏》,并配发了9张照片。湖北之声在6月中旬连续三天在“湖北新闻”栏目播出反映我省援藏工作的系列报道。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也在6月23日播出电视专题《湖北第七援藏工作队  高原上的“格桑花”》(上、下集)。

  采访团中两位新媒体记者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交互性强的优势,荆楚网于6月1日(在藏采访的第二天)早晨8点半迅速推出“湖北援藏”系列报道第一篇《武汉女孩进藏当记者  曾8天跑4个边境县》,被数十家媒体转载,之后又紧锣密鼓地推出《曲松县从无幼儿园到适龄儿童全部免费入园》《宜昌医疗队在加查县守护生命与健康》等4篇报道。在藏期间,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便开始在其网站和长江云客户端同步推出《湖北援藏干部请缨奔赴世界最高行政村  海拔高于珠峰大本营》《武汉援藏干部接对帮扶  将一老三小从崩溃边缘拉回》等多篇报道,并于6月14日在长江云推出集纳式专题《藏地楚光──湖北援藏工作报道》,将湖北之声“直击湖北精准援藏”系列报道和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已播发的共计9篇援藏报道集中展示。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