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 黄海 管根稳
【题花】高原“格桑花”
【导语】 2013年7月,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进藏开展工作,三年来,工作队人员从2013年的115上升为2015年的162人,他们积极融入山南市的工作,与当地村民干部打成一片。我们的记者走进援藏工作队,记录队员们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与您分享,从今天起,我们《问新闻》将推出系列报道,首先我们来认识几位高原上的“格桑花”,看看湖北文理学院的支教生在西藏琼结县中学任教的情况。
【满屏】分标题1:上英语课 为啥买副扑克牌?
【正文】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中学的教师宿舍里,来自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的吴顺喜正准备给学生上英语课,为了让课堂生动起来,吴顺喜先去买了一副扑克牌。
【同期声】
<采访人>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 吴顺喜
<采访内容>我这个是在给学生们做一个示范
就是做英语单词小卡片
【正文】原来结合自己当初英语四六级的经验,吴顺喜将上课时大家容易记错的单词都写在小卡片上,希望能有效提高大家的英语成绩。
【同期声】
<采访人>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 吴顺喜
<采访内容>比如说走在路上
吃饭的间隙
都可以拿出来看一看
我就想能不能通过这样一个方式
让这边的孩子更喜欢学习英语
【满屏】分标题2:小卡片游戏 会受大家欢迎吗?
【正文】想法虽好,这样的创新在课堂上管用吗?
【同期声】
<采访人>现场
<采访内容>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英语课呢
大家一起来做一些小卡片
每个小卡片上写五个单词
两个词组
就是你们课后的词汇
【正文】没想到一个小游戏,却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全班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同期声】
<采访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中学学生 巴景措姆
<采访内容>我画的是一颗爱心
和有些表情
还有里面写的是
英语单词和句子
【同期声】
<采访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中学八(四)班 次仁边早
<采访内容>拿这个简单方便
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
可以拿出来看看
【正文】通过小卡片学英语的小小创新,没想到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多个班上形成了一股“卡片风”,而就是这样一股风气,让学生们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同期声】
<采访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中学七年级五班 洛旦
<采访内容>(以前)英语记得也比较好
忘记得也很快
通过卡片的方法能给你带来什么
英语单词记得(牢)
自己脑子里英语单词记得有很多
【满屏】分标题3:体育课上 为什么要“切西瓜”?
【正文】小卡片的创新只是“格桑花” 支教队的一个缩影,6名来自湖北文理学院的支教生各有所长,有的教历史有一套,有的教体育有绝招,您看现在操场上的这堂体育课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呢?
【同期声】
<采访人>现场(《男儿当自强》音乐)
<采访内容>
【正文】看似简单的体育课,没想到经过支教生廖文茂的改造,变成了一堂太极拳课,同学们更感兴趣的是廖老师教学方法。
【同期声】
<采访人>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 廖文茂
<采访内容>抱球 像抱一个西瓜一样的
左脚 是弓的 弯的
一个大西瓜
我来切两半
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正文】除了吴顺喜,廖文茂,支教队中还有精通历史的周建强,会画画的吕邦贾,教数学的郑仕州和教英语的胡晓翔,大家都在努力有自己的所学之长,运用到教学之中,给琼结县中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同期声】
<采访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中学政教处主任 嘎珠
<采访内容>我们这边的话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
他们一旦进入学生当中
学生都是非常喜欢他们的
因为他们可能思维也更年轻
有想法上跟我们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好
跟学生处理关系方面
还是有不同
他们更接近学生的心理状态
【正文】有了湖北支教团队的创新方法,加上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琼结中学2014年的中考成绩在12个县13所中学中由第10名跃居到第3名,2015年中考成绩排名由第3名跃居到第1名。
【同期声】
<采访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琼结县中学校长 何风
<采访内容>
格桑花支教队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创新的方法
带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2016年6月24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