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万名少年逐梦“机器人奥运会”
2025-10-24 10:14:45   来源:湖北日报

10月23日上午,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宜昌锦标赛在宜昌市奥体中心开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杨靖 摄)

10月2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宜昌锦标赛”在宜昌奥体中心开幕,来自全国的3800余支参赛队、万余名青少年将展开为期4天的机器人角逐。此次大赛在延续经典赛项基础上,首次增设“人形机器人深度应用”与“AI跨场景创新”特色赛项,紧跟全球科技前沿。

操纵机器人竞速、对抗、穿越障碍……赛场上,一台台机器人比速度、比技巧、比灵敏度,令人目不暇接。来自广东碧桂园学校805班的王璟龙和队友参加了VEX VRC狭路相逢赛项并成功“出线”。“比赛要求选手在赛前编写程序,前15秒为自动程序运行,后1分45秒转为手动操控机器人得分。”他兴奋地说。

“机器人比赛涉及工程、技术、程序、物理等多学科知识,4天时间内,选手们将挑战VEX系列赛项、Super AI超级轨迹赛项、创梦开源人形挑战赛项等19个大项、50多个小项的比赛。”世界机器人大赛总裁判长钱继东介绍,其中人形机器人和AI应用备受关注。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生成式AI等技术快速发展,国际顶级科技赛事纷纷增设相关赛项,以选拔培育符合未来需求的创新人才。首次增设的创梦开源人形挑战赛项,要求青少年选手基于开源人形机器人硬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编程调整机器人关节力矩参数,自主优化机器人关节驱动、步态控制等核心模块,实现更稳定的行走、抓取等动作。

比赛还设置了“人形机器人服务场景任务”,如模拟家庭环境中的物品搬运、地面清洁路径规划,或公共场景中的障碍物避让、语音交互响应等,要求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任务串联,既考察硬件性能,更注重“AI 感知+动作执行”的协同能力。与传统机器人赛项相比,该赛项更强调“人形形态适配真实生活场景”,引导青少年关注科技对生活的实际价值。

而前沿赛项“AI创无界”,要求选手设计机器人硬件方案并开发AI算法,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等,赋能机器人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涉及智慧农业中的作物巡检、智慧交通中的车辆识别等。一支参赛团队结合宜昌长江大保护主题,设计出了具备水面垃圾识别与定位功能的AI机器人。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介绍,自2015年起,世界机器人大赛已举办十届,共吸引全球20余个国家近50万名选手参赛,被誉为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赛赛制体系持续升级,预计全年参赛总人次将首次突破35万,规模创新高。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