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20日在宜昌举行。本次活动以“建成支点智启未来”为主题,将集中一周的时间在全省各地密集开展专题讲座,宣传展示、社科宣讲、社科读物推介、经典阅读、短视频社科普及、AI应用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聚焦新时代社科知识传播创新,打造覆盖全省的社科普及盛宴。
当日活动现场发布了第三届“湖北优秀社科普及创新案例”,其中,“艺术智识赋能文化传承的‘美育浸润’行动”等20个案例获奖。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王艳明分享《为祖国深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创作感悟。社科专家向全省社科工作者发出倡议: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深化研究阐释,做好宣传普及,壮大主流舆论;与时代同步伐,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积极作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做学问,在服务人民中积极作为;崇尚立德立言,用明德引领风尚,在担当责任中有所作为。
近年来,湖北省社科界把社科普及、理论宣讲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社科普及扩面工程,构建“一机制、两队伍、三品牌、四活动”工作体系,即“全省社科普及工作推进会”一个机制,“省社科专家宣讲团”“社科飞燕”两支队伍,“是这个理”“大学之道”“荆楚社科讲坛”三大品牌,“‘社科普及周’及十项集中活动”“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人文社科之光’短视频大赛”“社科普及重点活动评选”四大活动,社科惠民成效显著。去年以来,线上线下联动举办社科普及活动500余场,惠及群众3000万人次,社科普及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本届社科普及周将大力推进十大主题活动、百项特色项目,千家高校、基地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十百千行动”。
湖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代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湖北省十四届社科普及周作了动员部署,从聚焦“支点建设”主题,提升服务中心大局支撑力、影响力;结合“大思政课”宣传宣讲,提升新时代中国故事、湖北故事的吸引力、引领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社科普及的辐射力、穿透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大型理论宣讲情景剧《天人长江》当日首演,该剧采取“宣讲+情景剧”的方式,通过用一把铁锹建设防护林的中国好人薛传根,长江清漂第一人周功虎,“三峡蚁工”创始人李年邦,三峡移民、峡江绣女谢蓉等人物故事,讲述了峡江儿女在“长江大保护”命题指引之下,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守护一片水域、一段堤坝,带领一个区域、一个产业向新而生、向绿而行,誓保一江清水东流的感人故事,勾勒了新时代宜昌推动长江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互成就的生动画卷。
当日在宜昌市夷陵广场“社科市集”的现场,设置了杏林市集、创艺市集、非遗市集、匠心市集、教育市集、书香市集等六大区域,专业实用的科普展览,沉浸式便民咨询服务,好玩有趣的互动体验,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创展示,吸引市民驻足,近距离感受社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的交融碰撞。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宜昌市西陵区委员会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