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鲜味美、营养丰富的农家土鸡汤是市民餐桌上一道备受喜爱的传统汤品。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洞泉村村民们抓住这一“鸡”遇,走上了致富路。
5月19日,记者走进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放眼望去,数千只土鸡遍布林中,三五成群在山坡上奔跑觅食。
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四面环山,周围植被繁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拥有天然翠岚屏障,是散养生态土鸡的极佳场所。在这里,土鸡可以自由活动和觅食,啄青草、饮山泉、食昆虫、栖灌木,由于运动量大、生长周期长,加上优选本地优质鸡苗和采取山林放养的原生态养殖方式,这里的土鸡肉质细嫩、风味鲜美,深获食客好评,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庞卫军向记者介绍,农场的土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的大部分销往沿海城市,其中来自浙江和上海两地的客户订购了150万元的订单,线下主要是销往本地市场。2023年土鸡销售额达到了800多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卖了300多万元。
致富不忘众乡亲。年近70岁的村民庞复兴早几年也想过养鸡,但苦于没有资金。得知他的情况后,庞卫军主动提供帮助,免费为他提供鸡雏、饲料、兽药和养殖技术,并主动为他垫付资金。在庞卫军的指导和帮助下,庞复兴的土鸡养殖路越走越宽。
“鸡吃的是玉米粉加豆粕,一天喂两次,喝的水是天然的山泉水,每年收入我们可以赚到10多万元。”正在鸡棚里喂鸡的港口乡洞泉村村民庞复兴开心地说。
像庞复兴一样从零开始的土鸡养殖户村里已有16名,都在庞卫军的带动下走上了致富路。多年来,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以“政府+农场+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流转山地500亩,主营方向也从土鸡、鸡蛋销售,发展到现在的土鸡孵化、加工及土鸡蛋加工,并且创立“黄泥塘老屋”品牌,年均出栏土鸡5万余只,土鸡蛋500万余枚。吸纳周边村民就业2000余人次,农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实现了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局面。
“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将加强三产融合发展,开发精特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说起农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庞卫军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