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粒良种,一株株秧苗,承载着人们的希望,决定着农民一年的收成。
近日,湖北省南漳县陆续开始水稻的插秧工作,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耕种景象。
在南漳县九集镇温家畈村,三辆无人驾驶插秧机穿梭田间,进行精细化插秧作业。只见水稻插秧机有序地在田块上来回驰骋,栽下一行行整齐的秧苗。除了人工送苗、插秧机转弯调头以外,机具完全处于自动作业状态。
看着秧苗稳稳地插入田里,南漳县自然庄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卫超脸上挂满了笑容,“以前需要一人掌握方向盘,一人在后面上秧才能完成插秧作业。后来,我们使用的井关无人驾驶插秧机,全部配备无人驾驶系统,也就是辅助执行作业的时候,不需要人掌握方向盘,只需要一个人上秧就行了。”
据了解,南漳县自然庄园农机合作社共有5台插秧机,承担了九集镇附近2000亩的水稻插秧工作。合作社生产经理陈新华算了一笔账:“井关的插秧机,它带的无人驾驶辅助系统,插的那个秧,秧行格外直,通风效果好,光合作用效果都好得多,所以相对比起来,那个产量要提高个10%左右。”
近年来,南漳县推动农机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使插秧实现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益。眼下,南漳县39万亩水稻插秧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随着智能农机的普及,昔日农民站在田里弯腰如弓、忙碌插秧的身影不再多见。对于普通农户来说,水稻插秧智能化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益,而在南漳县扛稳粮食生产的重任中,智能农机更是有力保障粮食面积和产量的稳定增长。
南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心成表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南漳县现在已经拥有无人驾驶插秧机260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16台,无人驾驶的植保无人机116台,北斗智能驾驶系统894台,智能气象站6座,智慧农业系统一个,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的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