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0日上午,2023年湖北省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在石首市笔架湾举行,旨在全面检验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做好今年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准备工作。

此次演练聚焦指挥决策和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关键行动,设置灾情侦测、应急保障、人员转移搜救、圩堤险情处置、应急排涝和抗旱、水域工程抢险、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等八组行动,重点实练新装备、新技术、新手段、新战法。

演练构想进入6月份以来,江汉平原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出现雷暴天气,石首市局部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藕池和调弦等河流河水涨幅迅猛,多处堤防出现管涌、渗漏等险情,有漫溢、崩岸、决口风险;个别洲滩民垸道路损毁、人员被困,出现断网、断电;洪涝灾害给石首市人民生产生活生命带来严重危胁,极端天气带来灾害的同时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形势紧迫,省市联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行动。行动一开始,大型固定翼卫星通信无人机、猛士巡堤查险车、巡堤机器狗等先进装备多维度实时侦察探测,全域感知灾情态势。

及时准确掌握险情、灾情是科学研判、精准指挥的重要前提。在灾情侦测环节,演练运用多种装备、手段全域感知灾情态势,依托指挥一张网实时汇聚灾情、险情信息,为指挥部指挥决策提供支撑。


在应急保障和人员搜救转移环节,三架不同机型组成的空中救援分队进入现场,打通空中救援通道。分别执行水域搜救、物资转运和水陆救援任务。道路抢通分队运用应急机械化桥和应急模块化桥迅速开辟陆上通道,水上抢险救援分队操作2艘动力舟桥开辟水上通道,搭载重型救援装备和应急救援队伍,全速前进。动力舟桥为重型带式舟桥,可以组合成各种浮式结构,集浮桥渡运于一体,可载重70吨重型装备,单次可转移群众达800人,被誉为“水上救援航母”。

圩堤抢护环节重点演练了突击力量和防汛专业力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段处置堤防常见险情,提高防汛抢险效率。武警荆州支队、防汛专业队伍在笔架湾东岸运用装载机配合砂袋装填车快速装填封包,每小时可以快速装填抢险沙袋1000袋,整个装填流程只需要3-5人对机器进行操作,能够大幅提升装填效率,保障快速抢筑江河子堤。

水域工程抢险环节重点展示了专业救援队伍运用应急管理部支持我省建设的两艘工程救援船,采取水、陆、空一体联合救援的方式实施水上工程抢险。中国应急“荆州1号”综合应急救援船派出搭载声呐和水下探测仪器的气垫船,对前面险段实施抵近侦察,中国应急“荆州2号”工程抢险救援船到达指定区域后,对清水漏洞险情作业区植入钢板桩,防渗截流,防止险情扩大。

此次演练由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主办,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荆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石首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湖北省军区、武警湖北省总队、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协办。驻鄂部队及民兵、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机动支队四大队、以及各类专业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共800余人、各类主要装备200余套参加演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