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武汉如何提升城市内涝防范能力? ---2021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科技论坛上专家探讨如何应对防范极端天气超标暴雨
2021-09-24 09:05:42   来源:今日湖北

1632445473958366.jpg

本网讯(黄金波、廖宇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一旦出现超标暴雨,武汉市将如何应对及防范?9月23日,在2021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科技论坛上,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珊结合武汉洪涝叠生、江河湖库遍布的实际,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2021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科技博览会设有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主论坛于9月23日上午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四楼东湖厅举行,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刘永定、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张辰等知名学者,围绕新时期武汉治水战略、水科技发展、水生态保护修复、城市水安全等主题作6场主旨报告。

4个分论坛分别涉及城市防洪排涝、水环境水生态、城市供水安全和智慧水务领域。

其中,“城市防洪排涝”分论坛主要探讨城市内涝风险评估与防治、城市排水体系标准及评估、海绵城市建设及区域防洪排涝探讨等。

1632445479247788.png

23日下午,在“城市防洪排涝”分论坛上,以“武汉市超标暴雨内涝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为题,谢珊基于武汉排涝体系现状和特征,建立了耦合地形、下垫面、排水管网泵站和河湖调蓄于一体的城市排涝体系数值模型,根据武汉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及国内某市出现的典型特大暴雨的降雨情况进行内涝风险模拟评估,进行专题报告。

报告分析了武汉市可能出现的内涝风险,其中重点对淹没高风险区、淹没水深、面积及时长进行了预测,并对提高城市内涝防治标准,针对不同特征的水系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治理方案和策略。

针对淹没高风险区内的重点保护对象,医院、幼儿园、中小学校、养老院等弱势群体,电力、供水、天然气、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城市涵洞、地铁道路、火车站等重要交通设施,大型商场、停车场、人防工程、仓库等地下空间,外排泵站、立交泵站等防涝设施,分别提出应对超标暴雨内涝的应急防御措施。

在应对策略里,谢珊指出,提高城市内涝防范能力,水务部门还应统筹谋划、系统规划城市超标暴雨风险应对工作。其中,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完整梳理职责内的重点防护对象,并制定相关预案。同时公众的安全教育和避险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此次研讨,对研究在极端天气频发下进行城市治理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据了解,下一步武汉市水务局将根据此次研讨的成果作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形成相应的指导方案及策略,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提升应对超标暴雨的能力。


                                编辑:蔡亮维

1632445502132896.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