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家庭成长计划•重获‘薪’生”全国性服务项目落地湖北 首批受助家庭将获综合发展助力
2020-12-27 19:49:22   来源:今日湖北

 本网讯( 记者/文君 向明  通讯员/余燕 )11岁的妞妞,一家四口长期住在汉口外婆家拥挤的小屋里,马上要升初中的她,连个专门写作业的地方也没有,她在纸上画出自己梦想的卧室,那里有明亮台灯照耀的整洁书桌;离妞妞家不远的一间20平米自建房内,6岁的小瑶和奶奶挤在阁楼上安身,一个人的时候,她喜欢把玩自己拼装的粉色房屋模型。有一天放学,她们惊喜地看到了房间的“大变身”。收拾整洁的空间内,放置了崭新的书桌椅,还有配套的粉色床铺与衣柜,为她们打造出了专属的学习生活环境——她们的愿望成真了。

1609069750550512.png

这是“家庭成长计划”公益项目落地湖北的帮扶缩影。12月25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湖北省妇联共同主办的“家庭成长计划”项目湖北试点启动仪式在武汉举行,首批27户困境家庭将因此受益。

“家庭成长计划”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启动的综合性家庭帮扶公益项目。项目以提升家庭综合发展能力为宗旨,为5到14岁低保或建档立卡等困境家庭儿童打造专属的学习生活空间,着重开展有标准化课程指导的陪伴服务,通过对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介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1609070079890462.png

启动仪式上,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建岷指出,“家庭成长计划”是凝结社会各界力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要求的创新实践,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也将是发展新征程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积极尝试。她表示,为更好地回应新时期的发展议题,项目将不断深化落实,期待以此次落地湖北为新起点,携手省妇联、民政、扶贫等多部门,探索打造政府推动、媒体支持、社会企业参与、专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实施,共同致力家庭建设的高效合作模式,实现项目模式的复制与推广,助力“家家幸福安康”。

    湖北省妇联副主席李燕表示:“省妇联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结合到妇女群众中去工作,寻找一批符合条件的困境家庭儿童,征集了一批富有爱心的志愿者,并组织专业团队,为困难儿童入户安装家具,布置房间,为孩子和家庭拍下幸福瞬间。下一步将组织志愿者线上培训,提高陪伴质量,加大项目宣传,让更多家庭和儿童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希望能够通过实施“家庭成长计划”项目和“重获”薪生子项目,唤起更多人的公益意识,从而使更多人参与到关注困境儿童和家庭的行动中来,为更多家庭提供环境改善、心理成长和就业帮扶等服务,促进家庭幸福安康。”

“家庭成长计划”项目的推进实施,志愿者是重要的承载力量。为保证志愿服务的稳定和高质量,此次武汉地区27户受助家庭的陪伴服务,将由来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团队实施。他们在接受培训后将与受助家庭结对,开展为期一年的入户陪伴,渗透式参与家庭教育。现场举行了志愿者代表授旗仪式。

着眼服务社会发展大局,“家庭成长计划”也在不断凝聚社会力量,持续拓展和深化项目帮扶内涵。活动当天,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智联招聘共同发起“家庭成长计划•重获‘薪’生”全国性服务项目。智联招聘首席大数据科学家郝健表示,智联招聘将发挥积淀多年形成的人力资本生态优势,以大数据服务为基础,以平台资源为依托,为受助家庭提供综合性的公益就业帮扶。据悉,该项目将以专门搭建的“重获‘薪’生”公益就业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通过提供职业测评、求职指导、爱心岗位推荐等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整套公益就业服务,回应困境家庭长远而迫切的发展需求,更深层地激活其内生动力,帮助他们用“饭碗”托底家庭可持续的“幸福”。

1609070125173494.png

参加当天活动的,还有来自“家庭成长计划”受助家庭的代表。现场为他们安排了就业帮扶工作坊,由来自智联招聘武汉分公司的行业资深顾问结合当地需求岗位就业形势,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此外,活动当天还举办了“家长课堂”,从分享亲子阅读的方法切入,传递亲子陪伴的价值,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妇基会、湖北省妇联、省妇儿基金会以及民政、扶贫等参会单位代表探访了“家庭成长计划”湖北试点两户目标家庭,送去关切和慰问,并实地了解项目情况。

据悉,项目试点两年来,已为全国1400余户家庭实施了改造和陪伴服务,累计带动志愿服务超过1.7万人次。通过项目实施,受助家庭的儿童不仅居住后的家庭环境发生了积极改变,而且在学习能力、个人习惯、社会交往、人生规划等个人状况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2021年,项目将继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覆盖区域,增强对困境家庭的帮扶力度。

 

编辑:晓颖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