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在防疫的前线,我们看到的是多数执法者身上的人性光辉。然而,以防疫之名,冲进家里砸麻将,这样的过度执法,也不是个例。
是人固有或说潜在的魔性,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一时找不到合理的答案。寻思良久,忽然想,这是不是人固有或潜在“原始性”的外在显现?冲进家里砸麻将,这事发生在湖北孝感市的孝昌县。
孝昌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就此作了个说明。如下:
《关于“劝阻一家三口打麻将发生冲突”事件的情况说明》
更新时间: 2020-02-18 19:21 来源: 孝昌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
2月13日下午,孝昌县陡山乡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巡逻时,发现林河村一村民在107国道临街面的家中敞开门打麻将,进行劝阻未果。工作人员巡逻返回时再次劝阻,摔了麻将桌上的茶杯,村民打了工作人员耳光,随后双方发生冲突,造成不好社会影响。
此事反映出部分工作人员在防控工作中存在方法简单、行为失当。事发后,孝昌县责成陡山乡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乡长两次登门道歉。陡山乡司法所进行人民调解,当事村民给予谅解并出具了书面谅解书。
目前,孝昌县疫情防控形势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仅陡山乡武汉返乡人员就达3276人,该乡林河村前期已出现3起确诊病例。下一步,我们将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坚决做到依法防控,好心好意、好言好劝、好事办好,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孝昌县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 2020年2月18日
以防疫之名,过度执法,这不是第一起,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起。
谁给你的权力冲进家门打砸?
想起了一部电影:《死亡实验》。
西斯贝格执导、莫里兹·布雷多、克里斯汀·伯克等主演。故事改编自Mario Giordano1999年出版的小说《黑盒》,而小说则根据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监狱实验写成。电影讲了这么件事:
男主角塔瑞克·法德是个出租车司机,看到报纸上一个心理实验招聘广告后前往应征。他与19人被选为实验对象,8人当狱卒,其余12人为犯人。只要完成为期2星期的实验,每人可收到4,000马克酬金。若有人在实验中动武则会立即被取消资格。
模拟的监狱建在了斯坦福大学的约旦馆。工作人员在实验开始前发出警告:“看守们”不能暴力伤害囚犯。
开始时各人相安无事,有说有笑,打闹玩乐,大家都把它当作游戏。但是角色的暗示已经形成,加上外力的强化,两组人渐渐产生了分界线,就如做游戏一样,既然分成了两边,就总想赢对方。狱警一方开始了自身角色的强化,起初采用变相的暴力侮辱囚犯,并且愈加强势。而同时,另一方的囚犯扮演者也开始入戏了,逐渐认同自身的囚犯地位,开始变得弱势。
一场游戏般的实验,短短几天就形成了真实分野。
实验负责人最初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暴力,以为规则和奖金的束缚可以控制暴力,又将如警棍等真实的暴力工具分发给狱警。
如“思考的猫”所评论的那样:这其实产生了矛盾,作为存在阶差的角色,本来就存在一种权力向下的释放冲动。狱警一方面要释放这样的权力,另一方面,人数的劣势让优势阶层常常更容易产生“受害妄想症”,倾向于过度回应被压制团体的行为。电影将原始素材进一步放大,到了最后,双方水火不容,暴力的失控范围甚至扩大到狱警们将实验人员劫持,最终,暴力升级成一场内斗,一场小型的战争。狱警们以维持秩序为名行使暴力,最终导致了秩序的失衡。这也是对人类社会现实的一个讽刺。
《死亡实验》呈现的场面,是暴力的、血醒的。狱警的肆虐横行,终于导致囚犯扮演者们暴动,虽然最后众人逃脱,但第82号犯人及负责此次实验的主管被杀死。
斯坦福实验于1971年8月20日结束。原本计划14天的实验,仅仅进行了6天。实验结果表明,在特定的一个合法的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的支持下,人们的易感性和服从性。这项实验也被用来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权威的力量。
就像思考的猫所说的那样,在电影渲染的氛围中,我又很难对莫瑞茨产生如美国大片孤胆英雄般的敬意。因为,如果他被编入狱警组,他恐怕将变成片中狱警组那个暴虐的头目一般的角色。
由电影回到现实,以防疫之名,过度执法,除了冲进家里砸麻将外,类似的行为还有不少。如,在一个乡镇,一个男子到院子外上厕所,被粗暴地押走;有个女子只是辩解了几句,就被按上地上戴上手铐。等等等等。
但,你要问,这部电影和现实有什么关系?这个,我们一起慢慢地,悄悄地,打枪地不要体会吧!
只想说,在适当情况不造成公共危害的前提下,可否枪口抬高一寸?不要只会当打手。
人常说,拿着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但他们手握的不是鸡毛,而是“尚方宝剑”!参与居高在上的群体里,潜意识中会以为自己有了至高无上、肆意宰割弱势一方的权力。
是人性在其中被异化了吗?
但无论如何,应该做新时代法治社会的维护者,而不是异化为旧社会的打手。
打手,商务印书馆199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受主子豢养,替主子欺压、殴打人的恶棍(见P228)。这解释实在令人汗颜。
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稍作了修订:受主子豢养,替主子欺压、殴打人的人(P236)。
辞海的解释是:打手,原指强悍、善技击的人。后指专为主人打架行凶的狗腿子。
无论是“殴打人的人”,还是“殴打人的恶棍”,抑或“狗腿子”,都是令人鄙视和切齿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做打手,不要变执法为违法,而是应该成为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力量。
过度执法往往达不到化解矛盾,而只会激化矛盾。
针对当前个别地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简单粗暴等问题,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强调,严禁过度执法、粗暴执法。
中国之大,执法水准难免参差不齐。在下以为,过度执法,这不是第一起,也不大可能会是最后一起。但请以恻隐之心,将枪口抬高半寸……
(我们欣慰地看到,过度执法,已经明显得到纠正。更多闪耀人性光辉的故事,正激励着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这里还想说一句:对那种执法者好言相劝,请路人戴上口罩时,而那男子挑衅说:让我戴口罩,你们先给我带手铐。几番挑衅后,警方采取果断行动,将其铐上的行为,民众是支持的!
凡友善之心,大家会懂。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也正是更多的正义力量,引导我们前进!
作者【张欧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