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晨曦初露,湖北省远安县河口乡巩裕村村干部刘永娟就赶到了红李山庄家庭农场,她要和远安职教中心电商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一场助农直播,将红李
新闻

武汉:打造“立体援藏模式”升级版

新华网武汉6月25日电(记者李伟)记者近日来到西藏山南市乃东区采访时发现,三年来,武汉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牢固树立“接力棒”意识,紧密结合乃东实际,积极寻求援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举措,曾经全国闻名的“武汉立体援藏模式”如今再次升级、拓展、深......

一脸“高原红”,一口湖北音

——记湖北第七批援藏干部黄君 黄君(前右一)在参加广电三下乡活动现场 黄君(图中右二)在下乡调研途中 新华社武汉6月23日电(记者李伟)在西藏山南市广电局见到黄君时,一脸的“高原红”让我们以为他就是西藏汉子。不料,他张口地道的湖北话,才发现他原......

湖北“精准援藏”新模式见闻:

84%援藏资金倾斜在基层和农牧区 新华社武汉6月26日电(记者李伟)在西藏山南市克松村,67岁的牧民巴桑正在给家中的牛圈清理牛粪,4头奶牛或站或躺惬意地嚼着草料。 说起现在的黄牛,他很激动。巴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靠种植几亩青稞年收入只有几千元,......

产业援藏授之以“渔”

——湖北产业援藏纪实(上) 中国投资时报记者 魏昊星 记者们在采访白马多吉(楚学摄影) 西藏山南市琼结县白那村村民普布卓玛每天早上都会和城市里的“上班族”一样,准时来到西藏天苗玛卡种植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 西藏天苗生物科技公司是湖北省襄阳市第七......

以产富民共享红利

——湖北产业援藏纪实(下) 中国投资时报记者 魏昊星 记者们在湖北援建的光伏企业采访 “雪山女神有三个儿子,老大叫黄河,老二叫长江,老三叫雅鲁藏布江。”电影《红河谷》开篇时的讲述,传递出西藏与湖北之间的“兄弟”情谊。湖北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援藏......

永远盛开的格桑花

——在山南看我省精准援藏 文/湖北日报记者 陶忠辉 通讯员 邹玲 图/记者 杨平 西藏山南地区,湖北援藏干部的第二故乡 “格桑花开遍雪域高原,是金太阳给予了温暖;藏族人民生活比蜜甜,是党的民族政策辉照边疆……” 6月,格桑花盛开的季节。记者行走西藏山......

黄冈市民政系统围绕“六个字”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廖萍 杨阳)"要不是政府和民政部门及时将我们救出来,我们一家可就完了!在这里我们吃、住不要钱,过得安心。衷心感谢政府!感谢民政部门!"......

今日(7月19日)湖北省民政厅通报最新洪涝灾害及救灾工作情况

今年入梅以来,湖北先后遭受六轮强降雨,特别是6月30日以来我省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由于雨势猛、雨量大、覆盖范围广,造成当地河流水位陡涨,山洪暴发、地质灾害多发,城乡低洼地带渍涝严重,部分人员被困遇险,房屋进水或倒损,农作物被淹或水打沙压,基......

援藏干部柯东海:六年援藏路一生西藏情

新华社武汉6月25日电(记者李伟)“六年援藏马上要结束了,现在非常怀念藏族同胞家里的酥油茶味道......

曲松县的六年之变:一个湖北援藏的观察样本

曲松县中心幼儿园正在举办欢庆六一儿童节活动,这是湖北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建起的全市第一个县级标准的中心幼儿园(新华社记者李伟摄影) 新华网武汉6月25日电(记者李伟)平均海拔4200米,是湖北省对口援藏条件最为艰苦的县。六年前,这里道路不通,面临着发......

首页 上一页 538539540541542543544545 下一页 末页 6846832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