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州网站>荆州文化
“老桐刊”笔盒
2018-01-21 10:26:31   来源:今日湖北网   分享:
0

竹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它发端于战国时代,成熟于唐宋时期,到明清两代达到高峰。

明清两朝,我国江南一代竹雕艺术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竹雕艺术家,他们创造和采用了多种雕刻技巧,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嘉定派的朱松邻、朱小松和朱三松,金陵派的濮仲谦,以及运用“薄地阳文”的吴之璠、“立体圆雕”的封锡禄、“铁笔深刻”的周颢、“平面浅刻”的潘西凤和“剔地留青”的张希黄、尚勋等等。这些艺术家的竹雕作品不仅当时就为人们所喜爱,时至今日仍然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能寻觅到一两件明清时期名家的竹雕作品,是许多收藏者的梦想。

我有幸得到一件清代著名竹雕家潘西凤的竹刻小品。

潘西凤(1736年—1795年)字桐冈,号老桐、老同、板桐等,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竹雕大家。潘西凤精于刻竹,曾在竹筒上摹刻王羲之《十七帖》,精妙绝伦,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翁方纲为之作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

潘西凤祖籍浙江新昌,长期侨居扬州,与当时的“扬州八怪”交往很多,并和郑板桥等人结为挚友。郑板桥十分欣赏其技艺,曾吟诗颂之:“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何如?”

潘西凤刻竹以“平面浅刻”(也称“阴文浅刻”)为主,偶尔也作留青雕刻和圆雕,传世作品大多为“平面浅刻”。

我收藏的潘西凤作品是一只红木盖贴竹黄笔盒(也称笔匣)。笔盒为红木所制,长28厘米,宽4.3厘米,高2.2厘米,盒内有双槽,可以存放两支毛笔。盒盖贴的竹黄上仅刻着两棵树,一高一矮,署有“老桐刊”三字。整个画面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两树的苍劲之气已跃然欲出,看着使人感到一股秋凉之意。

笔盒在文房用品中属于比较少见的品种。我这只笔盒制作精巧,盒身由一木整挖,天然浑成,再加上盒盖上潘西风的刻竹,真可谓锦上添花。不少朋友看了都爱不释手。

潘西风不仅善于刻竹,还擅长治印,同时还能将刻竹技法用在硬木雕刻上,在这几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曾刻过一枚“秋雨梧桐叶落时”闲章,布局精巧,刀法雄健,印风工秀,被印坛奉为经典之作。他雕刻的一个紫檀人物笔筒,高仅12.3厘米,2003年在北京拍卖以57.2万元成交;他雕刻的一件黄花梨木臂搁,2009年在上海以2.46万元成交。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