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部署制定的《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复。试点方案是建设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行动纲领。
试点方案,试点期限分为两期。第一期为2012-2013年,第二期为2014-2015年。第一期发展目标包括:加强陆海污染的联动防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力争达到63.5%。第二期发展目标:海洋生态环境则明显改善,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水面占海域面积力争达到65%。
(一)园区概况
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创办于2012年,位于福清市东南部、兴化湾北岸、江阴半岛东面,处于国家级福州新区规划范围内,规划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包括江镜华侨农场及江镜镇、港头镇的部分陆域和海域,一期开发面积22.2平方公里。目前入驻的企业有中铝东南沿海铝精深加工基地,产业园主要以培育高端海洋产业为导向,推动涉海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发展。
(二)产业优势
根据规划,园区主要规划铝精深加工、核电装备制造、临海精密仪器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物流、轻型海工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等8个功能组团。
(三)前景规划
1、延伸完善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链;2、加快推进海洋新材料、轻型海工装备、海洋生物等涉海产业入园。
2、加快推进海洋新材料、轻型海工装备、海洋生物等涉海产业入园。
福州建工集团福清蓝色经济产业园项目
到2013年,全面启动闽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合作,台湾海峡油气资源合作勘探和开发取得实质进展;海峡两岸渔业合作实验区由福州、漳州扩大到福建沿海六市;推动泉州湾、湄洲湾、罗源湾等地区在条件成熟时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同时启动厦门港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与周边内陆地区合作建设经营的一批“飞地港”和“陆地港”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到2018年,闽台海洋经济合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两岸高端临海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度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平潭开放开发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福建海洋经济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国际航运比重不断增加;福州建工集团福清蓝色经济产业园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