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历程,从未间断,忠孝仁义礼智信廉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提倡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根基,是智慧的人民在长期实践学习中总结凝练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在世界读书日期间。为融合中华美德教育,我们特邀原创字体作者陈学儒通过传统文化书法形式,带大家理解学习每个字的深意。附释文。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综述,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即是指爱国爱家爱民,有人权,民主,自由,法制,廉洁,孝顺,谦让,公平正义,社会秩序好,教育科技发达,有信仰,讲诚信,有理想等等。孔子的大同世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管是不是世界读书日,大家一起读书吧(图/书法原创作者:陈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