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中午,地方楼市调控政策再出重拳。江苏无锡宣布,居民二套房首付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40%。昨日晚,安徽合肥宣布,市区本地人限购2套;外地人购房需要1年个税社保或纳税;最低首付30%;停止三套房贷款。
虽然正值国庆长假,但各地的房地产主管部门显然没歇着。
10月1日,成都、郑州连夜出台楼市新政。其中,郑州宣布部分区域对180平方米以下住宅进行限购;成都则实行区域性住房限购,同一身份自然人、法人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
而在此前一天,北京、天津和苏州三城也相继发布了楼市新政。除此之外,近期热点城市调控政策轮番“刷屏”,有专家和媒体甚至用“史无前例”一词来形容。
限购政策:
“房价四小龙”均启新政
这轮地方楼市调控是伴随着一、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来的。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4城房价环比上涨,其中厦门、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超过40%;南京、福州、天津、杭州等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均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20%。
由于房价上涨过快,厦门、南京、合肥、苏州被业内称为“房价四小龙”。截至目前,上述四个城市均已重启了限购政策。
8月11日,苏州率先发布限购政策,非苏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第2套住房时,需缴纳1年社保,并提供相应社保证明。
8月31日,厦门宣布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对三种类型居民家庭,暂停销售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二手住房)。
9月25日,南京出台限购政策,在主城区范围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购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再新购新建商品住房。
10月2日,合肥出台限购政策,市区本地人限购2套;外地人购房需要1年个税社保或纳税;最低首付30%;停止三套房贷款。停止异地公积金贷款;楼盘备案价格6个月内不给上调,6个月外上调不得超过1%。
一城一策:
多地楼市政策多次加码
楼市调控消息轮番轰炸,背后是“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方针。
9月初,住建部发布了《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强调根据房地产市场分化实际,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
在“一城一策”背景下,目前,苏州、厦门、杭州、南京、天津、郑州、成都、合肥等城市已相继重启了楼市限购政策;而武汉也出台限贷政策,北京提高房地产贷款门槛,其他城市包括郑州、济南、福州等则从提高土地供应、控制房价上涨以及严惩中介抬高房价等行为一一入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新政出台,多地出现了同一城市加码的现象。以郑州为例,9月14日,郑州市政府已经出台相关调控政策,主要为了控制地价飙升,而仅仅过了半个月,在需求环节上也开始调控。
苏州则是在8月11日出台限购新政后,9月30日加码对房企哄抬房价进行治理。而在此轮房价上涨中涨势凶猛的南京,短短4个月内,政府共6次出台调控政策,具体内容从土地限价、土地“摇号”方式、设定房价红线直到限购、限贷,层层加码。
抵制“炒作”:
政策直指中介哄抬房价
有意思的是,此次出台政策的城市中,多数政府将矛头指向了一些房地产中介。这些中介被认为通过营造虚假的紧迫感“炒作”楼市。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深圳、南京、天津、苏州、昆山、成都等城市均在不同程度上出台相关措施遏制房地产中介哄抬房价。对于“开盘售罄”、“抢购一空”等宣传手段加大执法力度。
以成都为例,成都警方官方微博账号9月25日透露,两名涉嫌传播住房销售情况谣言的成都房地产中介经纪人被行政拘留。
而在深圳,一个楼盘推出的售价88万元人民币的6平方米“鸽笼房”,对外宣称在半天之内就售罄,引发全国关注。
不过当地部门9月26日发布通报称,这样的公寓只有11套,而卖出的只有4套,还表示会严肃处理传播谣言的中介。
在出台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监管的城市中,则多以提醒、约谈、告诫、曝光等形式予以规范。
以天津为例,9月30日晚,天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一旦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存在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虚假宣传误导百姓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进行依法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等渠道公开曝光。
后续:
对未来政策走向的预判
9月30日晚,北京发布楼市新政,规定购买首套自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5%,购买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自住型商品住房、两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对拥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无论有无贷款记录,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北京政策有很强的标杆性。后续政策重启收紧或继续收紧的城市或将以下列分类方式存在:
第一类,市场过热型的一二线城市。此类城市包括四个一线城市、厦门、合肥、南京、杭州、天津、福州、武汉、郑州等。此类城市收紧限购、限贷、提高首付比例等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类,市场偏热的二线城市。此类城市包括南昌、石家庄、济南、宁波、南宁、长沙、青岛、成都、重庆等城市。此类城市会成为下一类收紧政策的城市,但近期或以规范市场交易为政策监管的内容。
第三类,市场偏热的三线城市。此类城市包括珠海、中山、佛山、惠州、东莞、泉州、漳州、莆田、嘉兴、昆山、太仓、无锡、常州、廊坊等城市。此类城市依然有去库存的需求,最大的特点是外来人口规模大。此类城市或针对外地购房者出台收紧政策。
第四类,市场温和的二线城市。此类城市包括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海口、太原、昆明等,此类城市依然坚持去库存的导向,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局部板块区域,依然是可控且风险较小的。
第五类,市场平淡的三四线城市。此类城市包括北海、湛江、龙岩、金华、舟山、连云港、威海、烟台、葫芦岛、营口、丹东、牡丹江等城市,此类城市依然会坚持去库存的导向,政策面不会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