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理财
理财私募暂开除原油期货
2018-01-21 10:09: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一度被原油市场广泛看好的原油冻产协议,再度面临搁浅风险。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上周五维也纳会议上,沙特曾建议,若今年伊朗同意将产量冻结在当前360万桶/天的水平,沙特也将降低本国原油产量。这是沙特最近数月做出的最大减产让步。

但这一提议未必获得伊朗的认可。

受此影响,上周五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大跌4%,一度跌破45美元/桶整数关口,截至9月26日18时,NYMEX原油期货报价徘徊在44.6美元/桶附近。

“若冻产协议迟迟无法达成,加之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升温,原油期货头寸势必遭遇更大的抛售,原油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削弱。”国内某私募商品基金操盘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目前,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已经对无休止又缺乏实际成果的冻产协议博弈感到厌倦。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私募基金新发的大宗商品投资基金,都将原油期货暂时剔除出投资范围。

原油期货被剔出投资组合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当周,以对冲基金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原油净空头头寸较前一周大增41841口(1口为1000桶),意味着多数对冲基金认为本周举行的OPEC国家阿尔及尔非正式会议不会达成所谓的冻产协议。

“主要原因在于沙特开出的冻产条件依然缺乏吸引力。”嘉盛集团首席执行官Glenn Stevens表示,伊朗正考虑将日产量提高至400万桶。

他认为,伊朗婉拒沙特的建议,在于沙特的原油开采能力已接近极限,这意味着沙特通过自身产量调控全球原油供需关系的能力正在削弱。

自去年10月份起,沙特的原油库存累计下降4800万桶至2.81亿桶,降幅达15%。市场猜测,沙特为了加大原油供应维持现有市场份额,在自身产能不足的情况下不惜动用原油库存。但这一做法未必能持久,反而让其他产油国看到沙特对全球原油供需关系的掌控越来越吃力。

“因此更多产油国加大原油产量争夺市场份额。”Glenn Stevens表示,如尼日利亚近期将原油产量增至175万桶/日,较8月份增加31万桶/日;俄罗斯的日原油产量达1118万桶,刷新了前苏联时代以来的最高记录。

OPEC为扩大市场份额不惜代价地扩大产能,金融市场对原油投资迅速降温。

“原先对冻产协议还抱有希望的对冲基金,如今纷纷止损离场。”上述私募商品基金操盘手表示。上周,他所在的对冲基金削减了50%NYMEX原油期货多头头寸。

大量基金正将原油期货剔除出避险投资组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了解到,年初原油价格上涨时,对冲基金将原油期货视为对冲美元暂缓加息风险的投资工具,投资占比一度达到大宗商品投资组合的40%-50%,如今这一比例普遍跌至20%左右。

美联储迟迟不加息,今年以来金价上涨24%,更合适成为对冲美元暂缓加息的避险工具;原油始终受制冻产协议不确定性,无法突破50美元/桶,缺乏避险吸引力。

“目前,投资银行已很少推荐押注原油涨跌套利的金融衍生品,原油期货已被打入冷宫。”上述私募商品基金操盘手表示。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