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资讯
武当山加快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2018-01-21 10:25:07   来源:十堰日报   分享:
0

  “国际健身气功交流中心”落户武当山,将加速推进武当养生文化国际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敲定“武当山直升飞机观光旅游项目”,将使武当山步入低空旅游时代;荣膺“目的地在线化创新示范奖”、“全国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奖”,极大提升了武当山知名度和影响力……“十三五”开局之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喜讯连连,处处显现转型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今年初,武当山特区敲定“十三五”发展蓝图,力争到2020年实现“511”战略目标,即通过10大工程100个项目的实施,建成旅游度假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健康养生体验区、武当文化展示区、全面小康样板区。今年以来,武当山特区多措并举抓机遇,真抓实干打基础,加快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前三季度,武当山各景区共接待游客58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20.1%。旅游度假新格局。该区坚持山上景区、山下水域联动发展,努力形成集游赏、问道、养生、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山水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5A级风景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双轮驱动,推动旅游经济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目前,由旧民居改建而成的“福地居33号”、“灵山居”、“隐仙别院”等民宿客栈特色鲜明,声名鹊起;太极湖畔快乐谷旅游区的蹦极、飞索、漂流等游乐项目,吸引众多游人前来游玩;太极湖水上飞机、拖伞、游艇等项目受到游客热捧。

  生态文明新气象。该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绿色就是福利”的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旅游经济发展的首位,让绿色成为特区主色调。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重点建设森林生态、林业产业、生态文化、支撑保障四大体系,营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旅游环境;将景区保护范围从82平方公里扩大到182平方公里,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景区生态;实行项目建设环保准入制度,提高项目审批绿色门槛,否决高污染、高耗能项目26个,关闭污染企业8家。建成日处理能力1.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占地面积88.5亩的武当山垃圾填埋场,打造总面积132.91亩的湿地公园,完成剑河11公里河道和7条支流清淤工作,努力使特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宜居。

  健康养生新体验。随着山东高速、祥源控股等集团的入驻,武当山特区正加快建设一批高端健康养生基地,发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商务会展和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科学合理运用武当文化、道家理念、养生概念,让健康养生与文化体验紧密融合,形成“山上养心、山下养身”的旅游新体验。

  武当文化新展示。牢固树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理念,深入挖掘太极文化、道教文化、武当文化、养生文化等资源,宫观道乐、武当武术、武当山庙会、道教医药、武当山传说、武当道茶炒制技艺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风生水起。

  脱贫攻坚新成效。武当山特区秉承“文旅农融合发展”理念,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项目,开发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休闲客栈、生态观光农业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