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
国投信达理论实践相结合 为PPP规范发展建言
2018-01-21 10:16:02   来源:互联网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断走向规范、透明,在合规正常举债受到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大力推广PPP模式必须做到强化规范发展,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近期,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中国PPP投资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目前PPP发展状况和未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今后PPP规范发展指明道路。此次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支持。

  厉以宁表示,PPP对于中国下一步改革是有很大帮助的,关键就是规范。在民间资本对PPP的热情不足,首先民企相对国企处于劣势,其次民营资本关心的是盈利而不是公益,再次民间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要改变这种情况,增强PPP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就要规范PPP发展,落实政策法规,推行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给予民间资本公平竞争的机会,并完善民间资本退出机制。另外,应当拓展民企的融资渠道,给予企业发债等方面的便利。

  厉以宁曾表示,中国PPP是有前途的,但一定要规范化。“规范化是指先有条例,再有法规,最后是法律,一定要按步走。”厉以宁曾经说过,我们要和企业同甘共苦,企业红利怎么分靠制度,如果企业亏损,股东撤股靠制度是不行的,要靠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厉以宁还说,“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PPP应当适合于规范性运作。”

  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更关系体制机制的变革及公共服务效率的提高。如果PPP项目不规范,不但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还会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危害不可谓不大。为此,在大力推广PPP模式时,必须强化规范发展,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原则。PPP模式是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利用市场力量做好公共服务,也就意味着必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不应越位、错位,不能不当干预,而是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强化公开透明,促进公平竞争,保障社会资本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另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规范发展。在这一方面,政府必须做到不缺位。

  总之,推广PPP模式须坚持“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更好发挥其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这次论坛,国投信达总经理邱鹰发表示,国投信达成立以来即深耕于PPP模式的实践,期待在与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的理论指导下,立足“地方政府存量债化解和国有资产管理升级”,创新探索,通过有效引入多方社会资本和优势产业资源,降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提高当地优势产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践行PPP模式推广的初衷。在政信市场研究方面,国投信达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总结出PPP的重心、当前主要目标和需求,用于指导理论研究,促进民间资本参与PPP合作。

  据悉,国投信达在金融服务产业、科技创新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方面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为地方选择性地进行产业导入,实现产业多元化,推动地区经济、财政进入良性循环。国投信达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平台公司合作将资金投入到产业的发展中来,在旅游交通、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发力。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