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
厚德载富:为抢人才这个城市拼了,低于市场价20%也可以买房!
2018-01-21 10:14:27   来源:互联网

01

最近,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的官网——长江网,发布了《长江日报》记者采写的两条重磅消息:

 1、武汉要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

 2、为大学毕业生制定最低年薪,引导企业加薪。

其中第一篇报道说:

今年武汉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5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同时鼓励企业探索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人才住房,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

应该说,这意味着二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


2.png


02

现在正是就业季的尾声,795万高校毕业生正在折木而栖。瞄准这些人才,各大城市特别是二线城市正在各施奇招。

送户口送钱送房租,要的就是你到我的碗里来!

当然,现在社会,最重要的是人才,但最贵的是房子。所以,各大城市的招法,无一例外围绕房子在转。

1、成都宣布,允许以5年前的价格买房!

成都宣布“蓉漂计划”,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给每一位外地人才提供7天免费入住青年驿站;同时,给到成都工作的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住由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满5年后可申请按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

2、长沙宣布:对各类人才放松限购!

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个税和社保存缴的限制。

换句话说,你只要有专科(或者技师)以上学历,即便没有长沙户籍,稍加努力就可以获得在长沙买房的资格。

3、南京市发布《人才安居办法》: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

南京这项政策,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分别享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五种待遇。

当然,一线城市也没闲着。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黄石、淮安6个城市明确被列为全国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

此前,成都、长沙等强二线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主要是复制深圳吸引人才的政策,比如放宽落户条件,给大本以上的新来毕业生提供住房补贴等。但到了今天,武汉宣布的两大新政,显然有重大突破。


3.png


03

各个城市都有最低工资标准,但从来没有一个城市给大学毕业生设立最低工资标准。设立这个标准,需要十足的勇气。因为这意味着企业的用人成本,将被学历硬性提高。

所以,大学生最低薪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知名财经媒体人刘晓博认为, 武汉敢于吃螃蟹,还是值得称赞的。

武汉目前的说法是“同时鼓励企业探索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人才住房,争取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这里的企业似乎包含私企开放商,人才之所以能获得8折优惠,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开发房产,带来了成本下降”。

但众所周知,大城市房价构成里,政府税费、土地出让金一般来说占了70%以上,一线城市更高。至于建筑成本,往往不到房价的15%,甚至不到10%。互联网思维如何降低房价,还有待武汉的探索。

当然还有一个方式,就是共有产权制度,也就是让大学生和政府合股买房。前期大学生可以只占50%的权益,甚至更低。其余的权益归政府,但房子的使用权完全归大学生。以后,大学生可以按照市场价的7折、8折,购买剩余的政府持有的“房子的股权”。这样,也可实现让大学生轻松买房。

总之,如果想干,办法很多。说到底,就是政府让利。但如果能给武汉带来数十万大学生增量,创造的税收足以弥补政府的土地让利。

问题是,如果武汉每年接收5万名大学生(深圳今年将接收10万大学毕业生),则理论上每年就需要建设至少5万套的“可以8折优惠的住房”,这个压力实在是巨大的,如何实现将考验地方政府的能力。

 

4.png


04

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大抵是一件好事。这既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思路的转变,也说明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脱虚转实。

现在,无论是北京、成都,还是无锡、郑州的新政,显然是在打一场人才争夺战,看中的正是人才对当地经济的拉动能力。同时,这何尝不也说明,其实二线城市的房子并不缺,甚至还过剩!

如此这般,与其让高房价成为阻碍人才进入的屏障,不如政府主动让利,给人才留下来就业创业开辟道路。

只有以“奋斗者”为本,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只有实体业才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优秀人才真的集聚到了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楼市泡沫才能逐渐释放,高房价才能逐渐软着陆。

如此这般,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楼市铁定要变天了!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