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广东省志愿服务“四季行”之全省文明风尚故事交流营也在广州正式启动。亚太森博“百旺杯”羊城晚报手抄报助学体验营的21名江门小学生与广州荔湾区芦荻西小学的27名学生一起结对畅游了广州千年商都——北京路,开启了一段“牵手发现北京路”的探索之旅。
小小年纪就懂“文明出行”
旅途开始前,48名小学生被分成了7个小组,每组中既有江门的小朋友,也有广州的学生,还配有一个带队老师和一个安全员。经过气氛活跃的团队建设和小组风采展示,小朋友们领取了任务卡和活动经费后,就向着北京路进发了,他们将通过定向探索和完成任务,体会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
记者留意到,作为文明风尚故事交流营,“文明出行”的理念贯穿了本次“牵手发现北京路”探索活动的始终。
在等待地铁的过程中,一名小男生激动地大喊:“地铁一到我们就赶紧冲上去,别走散了。”一旁的安全员则指出,大家应当文明礼让,先下后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男生不好意思地埋下头,乖乖排到了队伍后面。
而来自芦荻西小学的徐浩城,因为时刻注重文明礼仪,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每次问路之后,他都会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并鞠一躬;当组员在南越王博物馆里大声讨论时,他也会连忙劝止,让大家小声一点,随后,组员们纷纷压低了嗓音,甚至用“手语”进行交流,保持馆内的安静。
团结协作,感悟广府文化
小学生们互相施礼
而活动过程中,组内成员分工明确,有“小队长”“小管家”“小记者”“小导航”“小军师”和“小使者”。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其中有一项任务,是要找到康有为开设的万木草堂,并端坐在孔子像前背诵古诗。记者注意到,一名女生趴在万木草堂的石阶上,一笔一划地在白纸上记录下刚刚和组员一起背诵过的古诗,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
还有学生兴奋地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的任务是南越王博物馆的修复“青花军持壶”。因为他们当起了“小小考古家”,在考古游戏机上互相配合,完成了修复任务,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此外,他们还参观了广东财政厅和千年古道,看了老字号一条街上的骑楼,了解了南越国木构水闸的作用,在城隍庙里学习了作揖礼。在欢乐游戏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亚太森博(广东)纸业有限公司的社区经理梁超大是此次活动的带队者,他表示,这种两地学生结对子的活动形式很新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也希望能延续和推广这种活动形式,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交流机会。
文章来源:羊城派
图片来源:羊城晚报摄影记者郭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