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传统早餐为什么回头客这么多?
在我们几天的走访过程中,大多早餐摊的主人,都很畏惧“拿相机的人”,他们害怕被“曝光”之后,就没办法再做生意了。
在渝中区观音岩做生意的周先生说,他们是这里的老住户,已经做了大约三十年的早餐生意了,油条、糍粑块、麻园、油茶,他们都要做。摊点很小,大约不到两平米,还包括了一张饭桌。周先生这里的生意不错,8点钟左右,几分钟时间,“都是老邻居,回头客多”。在摊点吃饭的一位年轻人说,传统早餐用餐方便,而且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是大家选择传统早餐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枣子岚垭附近找到了一家卖糯米团的摊点,摊主是一对和善的老年夫妇。他们说,糯米团都是现做现卖,放久了不好吃。每天上午能卖四五十个糯米团,基本都是常客。老太太一边说,一边热络地和光顾的熟客打着招呼,“我们也在附近住,过上过下的都是街坊邻居,有时候没带钱也不要紧,吃了有空再拿来就是”。在他们看来,清早摆摊卖早点,赚钱养家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能出来走走,还能和邻居增加友情。不过,看到我们拿出相机拍照,老两口连忙摆手:别拍我们。他们说,做点小生意不容易,要发到网上,怕以后做不了生意。
和这些摊主的看法一样,长期在嘉州附近做熨斗糕的王女士也有这种感受。王女士的摊点很简单,一辆白铁手推车,一件做熨斗糕的磨具,一个摆早点的盘子,仅此而已。
听说我们的意图,王女士很热情地邀请我们看她制作“改良型”熨斗糕的全过程:先把调好的面糊倒进模具里面,烤制约2分钟后,打开模具在烤成型的糕上面撒豆沙和白糖,然后继续翻烤,大约6分钟后,一锅夹心熨斗糕就出炉了。
她说,平时早晨3点不到就要起床开始准备早餐材料,这样才能保证早餐的新鲜。“每天大概要准备做六七十个熨斗糕的面糊材料,还要现磨黄豆面绿豆粉等等,这些做完,差不多就6点钟,该出门了”,王女士坦言,现在的市政管理人员还是比较人性化,只要不超过9点钟,还是允许摆早餐摊的,“只是要注意地面清洁,不能破坏环境卫生”。

“九园包子”是重庆耳熟能详的名小吃,始创于1931年,专注做重庆小吃+中式小吃重庆改良的中点,致力打造更适合华人的中点快餐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