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
探寻城市记忆 走近文化与发展——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红色遗址研学队暑期社会实践
2025-09-03 14:29:36   来源:网络

今日湖北网(通讯员:白佳宁 刘涛)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多样面貌,探索城市发展背后的文化与经济逻辑,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红色遗址研学队于7月16日至29日开展了为期十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访武汉多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博物馆及城市街区,感受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氛围。

汉口商埠,开埠记忆

长江边上,实践团队的第一站是汉口近代博物馆。展馆内陈列着茶叶出口账本、钱庄账簿和纱厂模型,再现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商贸繁荣。透过一件件老物件,队员们体会到近代武汉在交通、航运与金融方面的独特地位。

团队成员卞耀丽在参观中感慨:“这些遗址和文物,让我们直观理解了武汉如何在百年前成为中国重要的商贸中心。” 白佳宁则在笔记中写道:“城市的经济活力,从来都与开放和交流紧密相连。”

江城文脉,书香长存

离开汉口,研学队来到武汉市图书馆和古琴台。现代化的图书馆与古老的文化遗址形成了鲜明对照。馆内关于武汉出版业发展的展区,让大家了解到这座城市在知识传播与文化积淀中的重要地位。

古琴台上,石碑镌刻着“高山流水”的故事,提醒人们这片土地不仅有商业与工业的辉煌,还有知音文化的悠远传承。队员钱皓月写道:“城市的发展不仅靠经济,更要靠精神的滋养。书香与琴韵,就是武汉最动人的文化符号。”

工业遗迹,发展见证

研学队还走进武汉工业博物馆。展馆中摆放的轧钢机、老火车头模型,诉说着武汉“百年工业”的辉煌。讲解员介绍,武汉曾是中国最重要的钢铁和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随后的东湖高新区调研中,队员们看到一批新兴产业企业正在成长。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代表着武汉新的发展方向。乐观同学在总结中说道:“从工业遗迹到高新园区,我们看到了武汉发展的两个侧面:过去的辉煌与今天的创新。这提醒我们要尊重历史,更要面向未来。”

市井烟火,生活印记

除了参观文化与工业遗迹,队员们还深入武汉的街巷,走访了户部巷和吉庆街。夜市的热闹、街头的叫卖声、热干面和豆皮的香气,让队员们感受到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温度。

在与商贩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小微经济如何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活力。许多小店通过线上平台拓展销路,在传承传统美食的同时也跟上了时代节奏。王涵璞写道:“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楼林立,也在于街巷间的烟火气息。”

实践收获与思考

通过为期两周的调研,武汉红色遗址研学队的成员们对白云黄鹤的武汉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这是一座兼具厚重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既有开埠商埠的记忆,也有书香琴韵的积淀,还有工业重镇的见证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队员钱皓月在结题会上表示:“这次实践让我真正理解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含义。只有亲身走进城市,才能感受到她的生命力。”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武汉城市发展的轨迹,更让他们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把这次的调研成果带回课堂,与更多同学分享,也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保持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