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刘寒 孙卓越
关于近视手术你关心的问题,解答来了!
每年暑期眼科医院咨询和预约近视矫正手术的患者都会明显增多,
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是手术主力人群,那么,近视手术到底安全吗?
全光塑,全飞秒、半飞秒、个性化 微飞秒、ICL晶体植入到底各有什么优势和不同?
武汉悦瞳眼科的李志华院长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多年手术超10万例
精通屈光手术光学设计与个性化手术设计是国内非常优秀的一线骨干屈光手术专家
也是国内最早从事ICL晶体植入的医师之一我们邀请李志华院长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近视手术分为哪几类?
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可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两大类。
第一,角膜屈光手术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曲率,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我们常说的全飞秒和半飞秒就属于角膜屈光手术。
眼内屈光手术则是在眼球内植入特殊材质的人工晶体,不改变角膜形态,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的人群,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ICL晶体植入。
二、全飞秒和半飞秒手术各有什么优势和不同?
全飞秒和半飞秒它们最核心的区别在于有无角膜瓣,这直接导致了手术步骤、切口大小、恢复速度等方面的差异。
全飞秒的主要优势是微创、无瓣,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高;术后干眼风险低;无术后角膜瓣移位风险等。
半飞秒的主要优势是矫正范围广;可以做个性化切削,提升视觉质量潜力大;视力恢复更快等。
三、个性化微飞秒手术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其“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对眼部情况的精准适配与定制化设计上:
1)术前检查的个性化数据采集
通过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分析仪、OCT 等设备,精细捕捉患者角膜的曲率、厚度、不规则程度,以及全眼的高阶像差,这些数据会成为手术方案设计的关键依据。
2)手术方案的定制化设计
首先是切削参数个性化:根据角膜厚度与形态,调整激光切削的深度、范围及轨迹。针对不同度数及散光轴向,精准计算激光脉冲的位置和能量。
其次是个性化切削模式选择:可结合“波前像差引导”技术,针对患者自身的像差分布进行切削,减少术后眩光、夜间视力下降等问题。
3)手术过程中的动态个性化调整
一是术中实时追踪:通过眼球追踪系统,实时补偿患者眼球的微小转动、偏移,确保激光切削始终对准预设的个性化定位点。
二是个体化能量输出:根据角膜不同区域的厚度和组织特性,动态调整激光能量。
四、全飞秒3.0升级到4.0,到底“新”在哪儿?
1)引入个性化Nomogram科学分析软件:
一是精准分析数据:该软件能收集患者多方面数据并进行筛选、回顾和量化分析。基于海量数据,调整可能影响矫正精度的误差,建立个性化预测模型,让术前设计更精准,获得更适宜患者的矫正目标值。
二是集成大数据算法:相比全飞秒 3.0,能更准确地分析患者眼部数据,最大化利用医生手术经验,根据个体情况定制手术方案,帮助患者获得良好视觉体验。
2)实现 “四差趋零”:全飞秒4.0依据医院手术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将验光设备差异、验光师习惯差异、手术设备差异、医生手术习惯差异“四差”归零,最大程度减少系统性误差。
3)提升矫正精度:全飞秒4.0 通过全环境、全流程、全变量的控制,将矫正精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0.001D),提高了矫正结果的准确性。
4)优化视觉质量:全飞秒 4.0 基于 Nomogram 解决方案,能更好地保护角膜周边神经,使角膜更完整,让患者获得更舒适的视觉质量。
五、ICL晶体植入术如何拯救高度近视?
ICL晶体植入是一种“加法式”近视矫正技术,通过在眼球内植入特殊材质的人工晶体,适合高度近视及角膜较薄的患者。对于高度近视患者,ICL晶体植入能够规避激光手术局限性:
1)激光手术需切削角膜,高度近视者可能因角膜厚度不足无法手术,或切削后角膜过薄增加圆锥角膜风险,而ICL不依赖角膜厚度,拓宽了矫正范围。
2)保留眼部结构完整性:维持眼球自然形态,减少对角膜神经、房水循环的影响,降低干眼症、青光眼等风险。
3)早期干预并发症:部分高度近视者合并轻微视网膜变性,可在手术前同步进行眼底激光治疗。
六、“全光塑”近视手术有什么特点优势?
1)个性化定制:综合考虑全眼光学数据,生成个性化 3D 眼球模型,制定出精准到个人眼球专属的手术方案,真正实现 “千人千眼” 的全眼定制。
2)术后视觉质量高:可矫正 900 度以内近视、450 度以内散光。能显著改善夜视力,并减少眩光问题,尤其适合对夜间用眼要求高的患者。
3)恢复周期短:多数患者术后 24 小时即可达到较好的视力水平,甚至于手术之后视力仍有可能继续改善,随着时间推移将会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