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
邓子新院士:让智慧之光照亮荆楚乡村振兴
2022-11-23 23:07:30   来源:今日湖北

1669215839401311.jpg

本网讯(项俊平)乡村振兴需要科学家的参与。通过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引导更多的新技术、新成果汇集乡村,让乡村振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和平台。”11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在20022智慧之光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现场,向与会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分享了自己从科研到科普、科创,从实验室到产业园、乡村振兴的心路历程。

1669215885238215.png 

一个由中共湖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旨在促进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的品牌活动,缘何与邓子新院士产生如此紧密的交集,还得从去年夏天说起。

1669215895975484.png 

2021611日,全国首个以院士领衔命名的科普创新平台——“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以下简称科普工作室)在武汉成立。自此,邓子新院士在科普工作室的执行团队——武汉农学会的配合下踏上了聚智引智、科普大众、成果转化、项目对接、反哺三农的探索之路。

1669215918142789.png 

跋涉中,如何把最好的论文写在大地,让科技成果尽快走出实验室,开出更多的科研之花,结出更多的产业之果,是邓子新院士经常思考的问题。

破题,在路上。

落实,在乡土。

在邓子新院士的感召和影响下,100余名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陆续加入到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的行列,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等成果。

开设科普大讲堂。截至目前,科普工作室共举办了线上、线下等各类科普活动40场,发布农业科普视频600多条、图文报道共600多篇,线上线下总计覆盖人群超1亿人次。

1669215934962538.png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小小的科普工作室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邓子新院士说,通过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和政府官员的共同努力,科普工作室已经成为聚智引智、成果转化、项目对接的平台。

——武汉农学会通过科普工作室累计推广虾稻共作、两减示范、农光互补、设施农业、粮食安全等农业四新技术成果30多项,服务示范面积150多万亩。

——投资额近100亿的合成和物产业园、药光互补项目落户十堰房县。

——诞生近10个由三级甲等医院对接的县级医联体。

前不久,邓子新院士首倡并联合多名院士发起全国性的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支持。目前,已经有上百名院士和几百名专家学者报名加入乡村振兴的活动

1669215950219834.png 

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更多的科技家、企业家、投资家关注农业、关爱农村、关心农民,并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促使更多的创新创业成果落地乡土,开花结果。邓子新院士饱含深情地说。

正是因为有了邓子新院士率先垂范,20022智慧之光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主办方才特意邀请他与大家分享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特别是乡村振兴科技成果转化的体会和经验。

1669215986345692.png 

活动开始前,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会见了邓子新院士,并听取了他关于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的情况汇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刘艳红致词,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昌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国庆,省委人才办副主任王英等参加活动

 

编辑:晓颖

1669216025678341.jpg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