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石文化
女教授致力传承女红文化 让传统拼布民艺回归生活
2018-01-21 10:21:22   来源:黄石日报

  “中国人自古就有‘青蓝情结’,拼布艺术馆的整个设计,就是用植物染的蓝白布料设计拼布作品,以呈现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外婆家气息。”湖北省(黄石)园博会暨矿博会将于9月举行。4月底,湖北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殷海霞接到通知,由她承担主展馆中的拼布艺术馆的布展。整个暑假期间,殷海霞带领数十人的团队,全身心投入拼布馆的筹备中。

  这些年,传承女红文化,推崇民艺回归生活,一直是殷海霞乐此不疲的事业。就像拼布馆的设计,她并未采用博物馆、画廊等陈列形式,而是将拼布馆划分为客厅、卧室、餐厅、书房等生活区域。参观者进入展馆,就如回归田园生活,宁静而淳朴。

  其实,早在2013年,殷海霞为在大学生中推广女红文化,就在学院创立了“剪云坊”,面对全院开设女红选修班,期期爆满。后来,有人提议,可以将女红文化推广面向社会。于是,2015年,剪云坊开始面向全社会,主讲拼布技艺,将传统女红与现代生活、现代设计相结合,让女性在心手对话的慢生活中,体会传统女红的魅力。

  女红种类繁多,怎么会对拼布感兴趣的?殷海霞说,在我国,拼布也被称为“母亲的艺术”。但几年前,她发现有人花费高昂代价,学习日韩拼布技艺。“中国拼布技艺博大精深,大家舍近求远,是对自己的文化不自知。”想要“有知”,殷海霞常常在图书馆、网上自学,自费深入农村调查,拜访民间艺人。在不断努力中,殷海霞的拼布技艺得到圈内公认。2015年10月,在中国国际拼布邀请赛中,她历时两个多月、用6000个蓝染布小三角拼成的作品《月光碎片》得了全国银奖。此外,她还拜师拼布名师陈宝华,学习不同体系的拼布技艺。

  为传承、推广本土拼布文化,殷海霞还多次考察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阳新布贴”,尝试研发设计,邀请非遗艺人进课堂授课。她提交的《关于创建“阳新布贴开发研制中心暨传承基地”的建议》,获2013年黄石市政协十大重点提案。

  在推广过程中,也有过资金、人手不足等问题,但殷海霞总说,只要用心,就能克服。然而,最让她心痛的,就是“女红过时”的误解。就像该校艺术学院13级建筑装饰专业的大三学生马李霞,来自有着拼布传统的甘肃,其外婆更是女红的一把好手。但一直以来,拼布对于马李霞,就是“过时”、“土气”的代名词。直到真正接触,她才真正体会其魅力。如今,生性好动的她,一旦沉浸作品,就是七八个小时,连毕业设计也是拼布作品。40岁的谈红桔,是大冶一家企业高管,从小喜欢做手工,但工作后就极少接触。2013年,谈红桔爱上了剪云坊,只要有时间,她就用拼布来舒压,心态和脾性也得到很大改变。“看到我状态的改变,家人也很支持,身边也有朋友报名学习。”

  殷海霞说,现代社会节奏太快,特别很多女性要承受家庭、工作多重压力,推广女红,让民艺回归生活,既能缓解压力、修身养心,又能推广传统民艺,回归质朴生活。(记者 陈珉 实习生 张安妮)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