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石文化
非遗保护之路的尴尬与迷茫
2018-01-21 10:21:19   来源:黄石日报   分享:
0

1.jpg

阳新采茶戏(资料图)记者 鄢巍/摄

  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的口传心授。但当今社会,有多少年轻人还愿意接手这门技艺呢?即便找到传承人,师傅倾囊相授,徒弟囊获于心,但长期发展下去,资金短缺和人才培养机制不甚健全的现状,让不少人要么半途而废,要么深埋于心,非遗保护之路面临着尴尬与迷茫。

  非遗传承人难觅

  阳新采茶戏素有“三十二大本,七十二小曲”之称,实际现存剧目有一百多出,多为传奇题材和民间生活故事。2008年,阳新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盛开在鄂东南地区一支独放的山茶花”。

  8月8日上午,阳新县新文化馆大舞台,一场民间传统采茶戏《红梅惊疯》正在紧张排练中,一板一眼,一腔一嗓,颇具韵味。

  参加排练的,是长期活跃在原东春乡(现为木港镇)的18位民间艺人,除了3位锣鼓手外,其余都为女性。这折戏中,几个男性角色因人手不够,全部由女性反串。

  “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阳新民间传统戏剧的存在感正在淡化。”一位女传承人告诉记者,男人们基本都出门打工了,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如今只能靠留守家中的妇女们维系。

  在阳新,这种民间采茶戏团体,大大小小有几十个之多。过去,四邻八乡爱唱戏、爱看戏,戏团很红火。而如今,农村大量打工者外出,观众减少,“唱戏给谁看、谁来支撑戏班子发展”成了民间戏剧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我们已经两年没排练、没演出了。”67岁的高永舟,是市级非遗项目牯牛洲“打硪歌”的代表性传承人,说起“久违”的心头好,高永舟满脸遗憾。

  2007年,河口镇牯牛洲村成立牯牛洲硪歌队,经精挑细选,有固定成员8个。但10年不到,硪歌队几乎名存实亡。“3人去世,2人生病住院,还能正常演出的,也就3个人。”高永舟一边扳着指头数,一边无奈摇头,“有时临时有表演,即使东拉西扯凑齐人数,效果也并不理想。”

  作为我市唯一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塞神舟会,同样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日常维持理事会正常事务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像管财务的刘会伦,70多岁;在神舟宫负责香客进香的明幼安,84岁……”西塞神舟会会长贾德生说,只有到了活动关键节点,才会有年轻人请假回来帮忙。“别说合适的传承人难找,就算找到了,有几个能坚持下来呢?”

  有限经费难以维系长远发展

  除了人才奇缺,资金短缺同样是制约非遗项目发展的“短板”之一。

  从农历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每年的西塞神舟会,历时40天,规模宏大。以驱瘟、除恶、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主题的神舟会,虽说是由当地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但要办好这一盛事,足够的人手,周密的筹备,充足的资金,都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的神舟会办下来,经费大概是28万元左右。大部分资金,是靠当地群众集资,以及一些部门、企业的捐款。”贾德生告诉记者,活动的举办经费不仅每年都在递增,所有资金也须专款专用,每一笔款都要登记造册,公布放榜。“活动是每年必须办的,但每年资金有多少,我们无法控制,只能精打细算。”

  “这不比自己花钱,可以自己说了算。这笔资金,必须用得恰到好处。”贾德生无奈地说,因为资金不够,钱怎么花,成了理事会最头疼的事。“钱花多了,群众自然有意见;花少了,或者花错了,大家又会非议,说活动交给你,却没办好。”

  阳新“哦呵戏”(阳新采茶戏富河北岸唱腔)民间大师王全银的后人王忠宇对父亲最大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以前,逢年过节时,父亲带着戏班子挨家串户上门“哦呵”(上门送吉利、讨吉利)。“一天下来,收入不菲,一户人家经常包几百元的大红包。”

  王忠宇说,几十年前,戏班子通过唱戏,完全能养活一家人,唱戏就是一种民间职业。然而,现在的采茶戏,只能成为一种茶余饭后消遣的娱乐活动。“父亲的东西,我没有学。一是没有那个爱好,二是即使学了,也养不起这个家。”

  王全银去世后,一本珍贵的手抄“哦呵戏”剧本,也当成遗物烧成灰烬,不复存在。

  记者了解到,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都有一定的补助经费,但有限的经费,不足以支持整个项目的发展。更多的传承人,仍在靠“责任”和“习惯”坚守着。

  文化瑰宝遭受市场冲击

  “目前有些非遗项目,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如大冶刺绣、尹解元石雕,至少可以用产值来论。但更多项目的活跃度并不高,有的只在特殊节点,才会焕发生机,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市群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就如唱词即兴而作、曲调亢奋激昂的牯牛洲打硪歌,除了缺少资金、缺乏人才,其本身的表现形式,就有很大局限。

  80斤的“硪”,四角用麻绳系牢,每个角站2个人。8个人要同时抓住绳子,将“硪”抛起约3米高,随之重重地落在松土上。

  “以前人们打硪,是为加快筑堤进度,将新土依序夯实。到后来,才诞生了这种一人唱、众人和的艺术形式。”河口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张勇说,只有在松软的土地上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其特色,现如今,打硪歌已无法搬上现实舞台,也不能在水泥地上随意表演。“虽然大家都在不停想办法,但这种局限性,让打硪歌无法真正走向市场。”

  同样,在阳新民间,板凳龙、太子豆腐、富池三月三庙会、枫林车灯、浮屠玉堍油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中,也遭到了极大冲击。

  以浮屠玉堍油面为例,产业无序竞争、现代化工具和机械广泛运用,对以手工技艺为主的传统油面制作技艺产生了极大影响,阻碍了更长远的发展。由于老一代传承人身老辞世,一些传统绝技消失了,油面制作传统技艺已处于濒危状态。

  阳新布贴是该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在市场运用上,也遭遇了尴尬。阳新县文化馆馆长李祥斌说,布贴实用性不是很大,制作难、费工时,年轻人不愿意参与。作为穿着或装饰,与时代不协调;作为工艺品推销,成本与工时不划算,缺乏市场竞争力;作为产品开发,又缺少资金。“我们花费了很多心血,但消费者并不买账。”李祥斌困惑地表示。(记者 陈珉 田城 实习生 张安妮)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