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4月1日,老河口市高新区(李楼镇)组织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李楼小学共同开展以“同守护,共成长,预防校园侵害,创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聚焦预防校园欺凌、防范电信诈骗、抵制新型毒品及禁种铲毒等热点问题,融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普法宣传,通过专题讲座、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打造沉浸式法治教育课堂,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安全教育课,全力构建平安校园新格局。
多方联动聚合力,共筑校园安全网
活动伊始,李楼镇平安办负责同志表示,平安校园建设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中心等部门与学校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法治教育宣传,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法治副校长廖建国强调:“法治教育是预防校园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要用法律知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预防校园欺凌:向“恶”说不,守护纯真童年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法治副校长廖建国同志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向学生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相关条款,以及欺凌行为造成的危害和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并教会学生们识别言语、肢体、网络等欺凌形式。在情景模拟环节,学生们扮演不同角色,学习如何正确应对欺凌:一是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二是坚决不做冷漠旁观者;三是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德育处张海燕主任呼吁全体学生:“不做欺凌者,不做受害者,更不做旁观者,共同维护校园的温暖与正义。”
防范电信诈骗:小手牵大手,筑牢“防诈墙”
针对乡镇留守儿童多、老人防诈意识薄弱的特点,镇派出所副所长张承同志以“小案例大警示”的形式,紧密结合小学生易接触的“游戏充值”、“冒充亲友”、“免费皮肤陷阱”、“冒充班主任收费”等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套路,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揭秘诈骗套路,并教授“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汇款。活动现场向全体师生发放《致全区(镇)人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内含反诈顺口溜和咨询举报电话。现场还设置了“反诈知识抢答”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为答对者颁发“反诈小卫士”徽章,鼓励他们将反诈知识带回家,与家长共同筑牢家庭防诈防线。
抵制新型毒品:识毒拒毒,青春不“毒”行
针对新型毒品伪装成“跳跳糖”“贴纸”“奶茶”等隐蔽性强的特点,活动通过仿真毒品模型展示、禁毒宣传片播放,帮助学生直观识别毒品。李楼镇派出所禁毒民警强调:“新型毒品危害巨大,一次好奇可能毁掉一生。”学生们在“拒绝毒品”承诺墙上签名,并参与“禁毒飞行棋”游戏,在趣味互动中巩固拒毒技巧,坚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决心。时值春季,也是禁种铲毒的关键时间节点,为此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发现身边有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违法行为的一定要及时举报及时铲除。
共育法治之花,护航成长之路
活动尾声,李楼小学郭彬校长说道:“平安校园建设需要法治‘标’与亲情‘本’协同共治,让我们以法为尺、以爱为舟,共同守护孩子的澄澈天空。今后学校将继续联合法治副校长、乡镇平安办、派出所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法治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家长课堂、应急演练等形式,将安全意识深植学生心中,让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携手为孩子们的成长共同保驾护航。”结合季节特点郭校长还向同学们讲解森林防火及防溺水等注意事项,强调校内安全重要,校外安全同样重要,同样不容忽视,不能心存侥幸。
此次教育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法治观念,以“联动式”协作凝聚守护合力,为创建平安校园注入坚实力量。活动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下一步老河口市高新区(李楼镇)将持续深化法治教育内涵,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法治成为校园平安的最强底色。(通讯员/李波 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