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方雅)10 月 17 日,推进社会治理法学“三大 体系”建设博士论坛和“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会” 成立暨颁奖典礼在武汉举行。来自学术界、实务界近百位专 家学者、科研人员以新时代社会治理法学学术体系、学科体 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为宗旨,就社会治理及其法治化问题展 开了广泛而深刻的研讨。会上宣布了“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 教育基金”的成立并为获得首届“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 基金”奖学金的学生颁奖。
社会治理法学是一门以法学为理论基础,以公共管理学, 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以社会治理法和社会治 理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2013 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法学”研究生专业经报 请国务院学位办备案审批为法学二级学科,并于同年开始招 录博士研究生,2015 年开始招录硕士研究生,2017 年开始招 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目前,共培养博士 25 人,硕士 33 人; 已毕业硕士 14 人、博士 9 人,分别在高校、科研机构、政府 机关和社会治理实务部门工作。
14 位青年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作主题报告,与会分享了 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 究中心青年专家、讲师叶强,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林必恒,武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乐,中 南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张新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 授杨新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青年专家、讲师徐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 革研究中心青年专家邵登辉,武汉学院副教授王玉梅,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法治专业博士研究生陈莹、夏凉、童 莉、李辉、李爱爽、赵清、侯帆分别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地方立法路径及完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法治路径, 马克思主义法学视角下社会治理法学学科的构建与发展,智 能社会治理的法技嵌合模式,新型警务组织体系在市域社会 治理中的体现,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问题, 社会治理中刑法及其适用解释,习近平城市治理思想的核心 要义及时代价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衍生作 品虚拟角色版权保护标准构建,社会治理法学的法学增进与 前行、农村仪式性人情的异化及其综合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视域下社会组织发展的内涵、困境及其路径,仪式性人情异 化的治理等问题分别作了精彩演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 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教授徐汉明作出评议。他认为 14 位青年 专家学者围绕推进社会治理法学“三大体系”的建设,分别 从“学科发展前瞻维度”、“综合观察思考维度”、“回应重大 民族治理的难点维度”、“基础理论构建的应用维度”、“专业 领域的技术维度”和“基层治理难点的维度”分享研究成果, 碰撞学术观点,丰富发展了社会治理法学学科范畴,为“社 会治理法学”学科建设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内容新颖、 知识融通”的新型交叉一流学科注入了新的思维。
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暨颁奖典礼活动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北 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杜建国主持会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 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研究员姜公映宣读了 《关于成立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会的通知》。通知 说,为了培养更多“综合型、能力型、创新型”的卓越法治 人才,鼓励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社会治理法学专业”,激 励在读学生努力学习,经学校同意成立“徐汉明社会治理法 学教育基金会”,资金主要用于“一流社会治理法学”交叉 学科建设;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教学研 究成果;资助重大课题研究、学术成果出版;支持重要学术 会议;支持中外名家学术讲座;资助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其他 项目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法治专业博士研究生郭川 阳在发言中对徐汉明教授的思想品德、专业能力、敬业精神 予以高度的称赞。他认为徐汉明教授将从事检察工作 30 余 年所积累的丰富法律务实经验、领导能力,对国情、省情深 刻的理解,以对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法制化独到的见解融入 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建设中。“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 会”的成立为社会治理法学学科保持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保障。他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社会 治理法学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香港知名证券经理人徐锦文诚挚祝贺获得“徐汉明社会 治理法学教育基金”奖学金的学子们,他根据三十余年投身 资本市场的见闻和个人的社会实践与思考,向现场学子提出 三点建议:其一,学好专业知识,做一名专业的法律人才; 其二,把握社会常识,做一名接地气的社会人;其三,往返于法律与社会生活之间,做到专业与常识的结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 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徐柏才衷心祝贺徐 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会成立和颁发第一届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奖学金。他说,徐汉明教授提出的建立 社会治理法学学科原创性思想和观点,科学的回答了社会治 理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科学之问”和“价值之问”, 得到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法学同行的充分肯定高度认同 和广泛好评,并进一步开展社会治理法学研究提供了思想指 导和理论基础。设立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是为了使 这个学科的影响力、辐射力、作用力、科研力不断增强,吸 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社会治理法学学科研究中来,为构 建社会治理法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 系做出积极的贡献;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热爱社会治理法学专业,刻苦学习、勤奇钻研、茁壮成长、立志成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 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徐凤明宣读《关于表彰 2020 年度“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育基金”奖学金获奖人员的 决定》,经个人申请,学院推选,中心审核,“徐汉明社会治 理法学教育基金”评审小组专家评审、公示通过, 2018 级博士研究生孙逸啸荣获 2020 年度“徐汉明社会治理法学教 育基金”奖学金获奖一等奖,2019 级博士研究生李爱爽、2019 级硕士研究生陈燕玲荣获二等奖。
获奖学生代表孙逸啸和在校学生代表陈昱成发表感言, 表示要进一步深入专研社会治理法学,早日成为该领域的栋 梁之才。
徐汉明教授深情回忆了社会治法学学科建设的心路历程,衷心感谢支持、帮助该学科发展、成长并且一路同行的 各界人士,殷切勉励青年学子奋力拼博,继续为社会治理法学"三大体系“建设奉献智识、增添光彩。
编辑: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