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资讯
党员带头种桑探索致富路
2018-01-21 10:20:27   来源:黄石日报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田城 通讯员 汪鑫)5月5日,疾风骤雨过后的富池镇港下村,空气格外清新,果香四溢。

  循着香,湖北省残联驻三溪镇高桥村工作队队长江传明来到港下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海霞的桑葚基地。

  雨珠晶莹,包裹着黑得发亮的桑葚果,将枝头压弯了腰。

  “早就听说你带头种桑,摸索产业扶贫道路,搞出了门道,我是来取经的!”江传明笑着摘下熟透的桑葚,一口咬开。

  “不但不酸,还甜得很哪!”一位工作人员点头称赞,“口感不比超市卖的差!”

  “这桑树去年种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挂果了,听人说,桑树越老,桑葚就越甜呢!”李海霞笑着说。

  精准扶贫政策落地到港下村后,去年她带头成立了桑葚种植合作社,种下130亩桑树。没想到今年就全部挂了果,长势喜人。

  “我经常看到一些先进村发展农业产业,村集体经济活了,贫困户荷包鼓了,对我触动非常大。”李海霞说,如今老板难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自己必须先站出来探索发展道路,成功了,就引导群众参与进来;失败了,也能给村里提供借鉴经验。

  她从朋友那了解到,有一种专门产桑葚的桑树,这让她心中一动:港下村山好水好,交通便利,先期发展桑葚采摘旅游,后期搞桑葚深加工,这是不是一条好路子?

  经过反复思考论证,李海霞下定决心。

  谁知道,话刚出口,家里老人坚决反对:桑树有什么好种的,过去堂前屋后到处都是,傻子才会花钱买呢!

  老人固执,思想工作怎么都做不通。

  关键时刻,李海霞的丈夫柯尊佳站了出来。他们顶住压力,投资30万元办起合作社。桑苗种下地,柯尊佳又努力学习剪枝、摘果、管理技术,充当起李海霞的坚强后盾。

  “一年过去了,桑苗长到一人多高,看到枝头结满了果子,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李海霞说,尽管要明年才上市,但她信心很足。

  按她的想法,等桑园渐渐走上正轨,首先要聘请残疾人参与桑园管理采摘,解决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还要吸纳更多的合作社成员加入,把港下村桑葚经济蛋糕做大。

  对于李海霞来说,小小桑葚合作社,却承载大大的梦想——围绕桑葚做文章,建基础设施,发展采摘、加工经济,带动农家乐、农副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带动一方群众增收。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妇女也能顶半边天。”阳新县妇联副主席石子倩说:“尤其是党员干部,更加拥护党的政策,敢于先行先试。阳新鼓励更多的妇女同志挑起产业发展的大梁。”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