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资讯
河南支教生恋上阳新红土地
2018-01-21 10:20:24   来源:东楚晚报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田城)5月4日,青年节。柳振学一如往日,站在三尺讲台,满怀激情地为学生们授课。记者的前来,让他颇感意外,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

  2006年8月25日,河南周口淮阳县的柳振学和另外两名支教生一起,登上了到阳新洋港镇的车子,心里有些不是味儿。“我家是农村的,爸爸希望我跳出农门,没想到4年大学后,还是回到了农村。”

  10年前的洋港镇中学,校舍简陋,教学设备匮乏。三位支教生抱着同样的想法:等支教期满,就马上离开。

  于是,一位支教生,1年后离开;另一位,因工作无法调动,放弃了教书。

  反倒是开始“情绪化”最严重的柳振学留了下来。“我的名字叫振学,振兴农村之学,就这么走了,对不起自己的名字,更对不起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学习知识的眼睛!”

  他开始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做起了乡里的教书先生。

  2008年的夏天,柳振学到学生余寒群家走访。两间土坯房,一间厨房,一间卧室摆两张床,屋顶漏光。柳振学顿时落下眼泪,临走前,偷偷将100元塞到孩子卧室的被窝里。当时工资低,这钱还是他借支的工资。

  “我的学生,大部分家里穷,没出路,很多人读完初中就出门打工。”那次家访让柳振学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决定每学期资助一个孩子,就从余寒群开始。

  柯于友、陈敬凤穿上了柳老师买的棉衣;柯秀萍的饭卡总会多出钱来……

  资助学生的事例太多了。感谢师恩的学生们,每年春节都跑到柳振学的宿舍门口贴对联,聊表谢意,多年来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传统。

  洋港镇中学校长陈默说,柳振学因小儿麻痹,左脚落下残疾,走路时都是一瘸一拐,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教学热情。

  共事多年的老师柯龙飞说,柳振学身上有种北方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学生喜欢上他的课,而他的单身宿舍,也成为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

  周末放假时,柳振学哪儿都不去,留校给孩子们补习。课补晚了,柳振学就下一大锅鸡蛋面,和孩子们一人一碗。天气好时,他经常会和学生们到野外钓鱼、登山,一起采茶叶、野炊。

  在他看来,教书的职业并不平庸,而是一名“引导者”,做一个与学生心灵对话的知己。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理念,他所带的学生们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奖。

  2007年,他被评为阳新县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省优秀支教生,随后转为公办教师。2012年,柳振学被省教育厅公派英国伦敦学习3个月。今年“五一”前夕,他又被评为阳新县劳动模范。

  柳振学用自己的爱,将希望留给了山区的孩子们。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