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昨日,黄石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这也是本次两会备受市民关注的重点之一。
该规划纲要提出总体目标,力争到2017年实现如期脱贫,到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十三五”末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20年具体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
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过万亿元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4万元
关键词深化改革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权利制约监督,加快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利的行政管理体制,增强依法全面履职能力。
推进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力、技术、资源、资本等有序流动,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优化配置、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破除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建立市场化征地补偿机制。增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关键词转型发展
推进“黄石制造”向“黄石创造”和“黄石智造”升级,构建上中游衔接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
实施传统产业升级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新型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向中高端提升发展,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特色冶金延伸加工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提高分工效率为导向,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电子信息服务等行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10家以上企业在主板和“新三板”上市。
关键词创意之都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市民文明和科学素质,力争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建设区域文化创新基地,打造鄂东“创意之都”,建设一批文化创新园区(基地),培育申报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6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关键词美丽宜居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黄石。
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园林绿化、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实施循环经济引领计划,创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持续推进污染减排与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实现黄石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
关键词全域黄石
按照黄石大冶同城化、黄石阳新一体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全域黄石”。
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划科学、结构合理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城镇发展新格局,城市功能、区域地位显著提升。
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双轮驱动”,以大冶湖生态新区全面开发拉开城市格局,以黄石城区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力争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关键词沿江开放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进黄石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打造对外交流合作的开放带、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鄂东、皖西、赣北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高效利用沿江岸线资源和腹地资源,加大对沿江散货码头的整治力度。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积极扩大对外投资,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支撑。
关键词地方立法
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依法做好地方立法工作,建立健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计划,探索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领域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快制定本地立法程序,建立立法起草、论证、协调、表决机制,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咨询制度。注重立法的针对性、可执行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关键词重大项目
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实施一批事关黄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策划建立并滚动更新“十三五”重大项目库,确保“十三五”期间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500项以上,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1万亿元。
(东楚晚报记者 曾丽妮 丁欢 程婷 詹钘 胡波整理)
》民生红包
扶贫
黄石分类推进民生扶贫、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确保大冶市2016年、阳新县和市级经济开发区“两镇一区”2017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教育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先投入,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打造鄂东现代化教育中心。
就业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建立面向人人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住房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公租房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深化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建设,完善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着力解决棚改被征收家庭的住房困难。
医疗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迈进。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环境
持续推进污染减排与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重点湖泊主体水质明显改善。努力把网湖建设成国家湿地保护区,磁湖建成国家湿地公园,黄荆山、七峰山建成国家森林公园。
交通
加快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实现2小时抵达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4小时抵达国内一线城市。继续推进自然村连通工程,实现20户以上村组通农村公路。
》市民声音
我期待黄石------
中商百货营销部经理胡明艳
“十三五”规划中,黄石提出将继续推进磁湖、大冶湖、保安湖、网湖等重点湖泊、水库、河流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作为黄石一名普通市民,我最期待的是磁湖、青山湖的水质能够尽快得到切实改善。我觉得黄石是最美丽的地方,我每次向外地人推介黄石时,都会骄傲地告诉他们镶嵌在城市中的磁湖。我想有一天,磁湖、青山湖变得干净又美丽,能在湖中游泳。(东楚晚报记者 阮瑞祺)
爱康医院中医疼痛科主任费世业
“十三五”规划中,黄石提出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觉得最近几年,黄石正在积极地与先进医疗服务水平相衔接,不过黄石医疗技术发展依然存在短板,那就是设备技术的投资仍与国家整体医疗装备水平存在差距。我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在未来的工作中要重视设备技术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康复医学方面的投入,来应对未来老龄化发展、养老方面的问题。此外,医疗行业的各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联合,让医生下乡,让技术下乡,解决更多偏远地区和贫困患者的看病就医问题。(东楚晚报记者 陈子才)
石榴园社区居民郑远明
黄石未来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打造运动之都。我觉得,黄石体育氛围浓厚,身边很多人都喜欢跑步、爬山。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在社区体育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要对社区全民健身器材经常维护,目前社区里已经坏掉的健身器材,希望能得到及时维修。修建一些公共体育设施,比如足球场。另一方面,要加强运动文化品牌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