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有记者从武汉海关获悉,今年“双11”电商大促期间,湖北省跨境电商企业迎来业务高峰,近一个月以来武汉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口包裹近140万件,货值超3亿元。
“现在购买进口商品,几乎感受不到时差,近七成商品可以实现‘次日达’,购物体验已基本与国内电商持平。”武汉心之怡仓储服务公司关务经理熊建建说。
这一条消息告诉我们,武汉得中独厚,拥有最佳的运输半径。在武汉设立进口商品或者出口商品的仓库,加上公路、航空、铁路等多式联运,可以通过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11日上午,江汉创谷6号跨境电商产业园在江汉区江旺路盛大开园。整个园区从一楼到六楼,已然是一片繁忙景象。五楼和六楼集中分布着40多个专业直播间。
江汉创谷6号跨境电商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开园仪式上,多项实质性合作同步落地。江汉跨境电商产业联盟宣告成立,日本、希腊、印尼等多国海外服务站同步启动,湖北有嘉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先机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浩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7家电商相关领域企业现场签约入驻。
作为园区核心共建方,湖北有嘉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胜顶表示,要建华中首个7×24小时跨境直播基地、引入AI数字人。他认为,江汉身处武汉核心,依托江汉的供应链资源一键链接,“湖北造”从这里出发,能直抵150多个国家。
武汉独有的“客货双枢纽物流经济带”,也是最强大的助力。
11月12日15时58分,随着印度靛蓝航空6E8552次货机起飞,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以下简称花湖机场)年国际货运航班量首次达1万架次,同比增长93.6%。
图片
作为跨境高附加值货物的物流通道,花湖机场服务于中部地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需求。武汉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部六省经花湖机场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超300亿元,包括手机1100余万台、集成电路3.45亿个、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超8万台。
11月2日,一架从英国德比东米德兰机场飞来的全货机平稳降落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标志着“鄂州—英国”首条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截至目前,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11条,其中国内货运航线59条、低空货运航线2条、国际货运航线50条,引入比利时ALS、马耳他加利斯航空等18家国际货运航司。与此同时,花湖机场也在不断拓展“E转全球”空空中转服务品牌内涵,以花湖机场为中心的轴辐式货运航线网络已搭建成形,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正加速形成。
可贵的是,政府决心在跨境电商方面大展宏图。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0月30日发布《武汉市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其中提到,提升数字订购贸易规模质量。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落实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政策。加强跨境电商生态培育,每年引进各类平台、服务商等生态链项目100个以上。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跨境电商产业集群10个以上,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5个以上。完善跨境电商海外仓布局,创建省级公共海外仓10个以上。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每年举办产业对接活动100场以上,培育跨境电商出口品牌50个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30%以上。
当然,武汉边上的一个小兄弟的服装跨境电商干的不错。
天门市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探索,其核心在于精准地整合传统产业基础、数字化技术、全球化平台与返乡人才资源,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天门模式”。
一是精准的政府引导与政策赋能。天门市政府在产业转型中扮演了关键的“设计师”和“助推器”角色。
——真金白银的专项政策:市政府出台了包括创业补贴、场地减免、物流贴息等在内的“六贴一惠”专项政策礼包。例如,对服装电商快递给予每单0.2元的补贴,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2024年兑现的奖补资金超过2000万元,并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了奖补范围。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市政府主导推出了“天门衣尚”区域公用品牌,并建立了严格的全流程品控体系。这一举措旨在整合区域内分散的优质企业资源,从整体上提升“天门制造”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誉,帮助中小企业突破品牌瓶颈。
——高效的“直通车”机制:创新实施“跨境贸易服务直通车”机制,通过扁平化的政企沟通和精准的纾困解难,实现了服务时效提升40%、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8%。
二是构建一体化产业生态圈。天门市没有孤立地发展电商,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深度融合、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系统。
——完善全产业链布局:针对过去面辅料需从外地采购的“痛点”,天门积极引进上游的化纤纺织企业(如永昌锦纶),补全了“织造—面辅料—成衣加工”的前端链条。同时,建设了中国(天门)服装电商城、白马服装原创电商基地等物理空间载体,形成了“一核三镇”的产业空间格局,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发展。
——创新“小单快返”模式:引导企业摒弃传统的大规模备货模式,转向“小单快返”。即先以小批量产品试水市场,根据实时销售数据快速反应,对爆款立即追加生产。这种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库存风险,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非常适合跨境电商的运营特点。
三是深度推进数智化转型。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天门服装产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智能生产与“数字孪生”:在智能车间,悬挂式产线搭载物联网芯片,实时传输生产数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构建与实体产线同步的“镜像工厂”,AI算法能快速解析全球订单需求,将订单交付周期从传统的3天缩短至惊人的4小时,实现了“即需即造”的敏捷制造。
——全链路数字化营销:积极拥抱直播电商,培育了超过千名带货主播,营造了“家家皆可直播”的浓厚氛围。直播间的订单数据能实时反馈至生产系统,实现了“设计-生产-销售”全链路的数字化闭环。
——布局全球化供应链网络。为了支撑产品高效“卖全球”,天门市大力构建通达国际的物流与供应链基础设施。
——“千帆出海”与海外仓矩阵:实施“千帆出海”计划,在东盟(曼谷)、北美(洛杉矶)等地建设海外仓。这些海外仓不仅提供仓储配送服务,还建立了现金直采中心,帮助小微企业降低出海门槛和库存风险,资金结算效率提升30%。2025年,天门正加速在匈牙利、柬埔寨等地布局新的海外仓,持续扩张其全球网络。
——极致的物流效率:作为江汉平原首个实现全自动快递分拣的城市,天门保持着全省最低的物流成本,每单快递费用可低至1.4-1.9元,日揽件能力超百万件。2024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突破3亿件,同比增长63%。
天门市正朝着到2030年服装电商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