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3133:湖北三家
2025-10-15 04:04:32   来源:今日湖北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9月公布了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共有62家单位入选。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提供基础技术、试验设备、转型路径、典型场景等公共服务,能降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有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深层次、高水平普及应用。


到2027年,分行业分区域培育100家左右深耕行业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从而营造出供需高效互动、资源精准对接的数字化转型生态。


入选单位服务范围涵盖了石化化工、机械、航空、船舶、汽车、医药、电子信息等14个重点行业。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与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虽然都服务于数字经济发展这一宏大目标,但其定位、功能和作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共享着一些深层次的共通之处。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性质和在数字经济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其核心定位是公共服务载体。它并非以营利为首要目的,而是致力于为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诊断咨询、技术验证、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等普惠性服务,旨在降低数字化转型的门槛和成本。


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其核心定位是市场化运营的创新主体。它们是独立运作、追求成长和利润的企业实体,核心驱动力在于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和数据价值创新来开拓市场,其发展状况常以能否成为“瞪羚企业”或“独角兽企业”为衡量标准。


北京市:7家


安徽省、山东省:各5家


河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四川省:各4家


湖北省、浙江省:各3家


福建省、甘肃省、广东省、辽宁省、上海市:各2家


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1家


湖北三家企业及其主要服务的行业领域如下:


1、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电子信息制造业。


格创东智:基于全新视角构建半导体全栈国产化CIM方案


对这家企业印象深刻,一直在跟踪。


格创东智是一家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高科技公司,以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实践,正积极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成立于2018年,是TCL集团战略孵化的独立科技公司。公司的使命是“让工业更智慧”,名称“格物智,创兴邦”寓意着以科技创新实现制造强国。其总部位于广州,但自2019年将运营重心和总部迁至武汉光谷后,湖北尤其是武汉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区域。


格创东智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自主创新的技术平台和产品体系上。


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这是公司的基石产品,也是业内首个聚焦生产现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致力于赋能企业的现场工程师,通过低代码甚至无代码的方式,快速开发适用于各种工业场景的应用,将行业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化模型。


半导体制造全栈式解决方案:针对技术壁垒最高的半导体行业,格创东智提供了全栈国产化的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涵盖了从生产制造执行(MES)到设备自动化(EAP)等关键软件,助力半导体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


人工智能与工业大模型应用:格创东智将AI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出了如天枢AI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的缺陷检出准确率高达99%以上,能显著替代人工,大幅提升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像“小鲁班”这样的设备知识库助手和屏幕制造专用大模型“星智”,帮助工程师快速处理复杂问题。


能碳管理系统:针对制造企业的高能耗痛点,格创东智的能碳厂务管理系统能有效监控和优化能源使用,助力工业绿色转型。


格创东智的业务已覆盖半导体、新能源、汽车、3C电子等20多个行业,服务了超过20,000家企业。在湖北本地,它已为全省80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改造咨询,并与高德红外、武汉新芯等本地龙头企业合作打造了数字化工厂标杆项目。


2、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焦于石化化工行业。


展商风采: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世展网


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湖北枝江发展起来,如今在中国化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民营企业。


三宁化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拥有超过500项有效专利。在武汉设立了研发中心,专注于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的开发。


2021年,三宁化工建成了湖北省首家5G智能工厂。通过部署超过3万台自动化智能装备,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控,每年可节能降耗2%,生产成本显著下降。


3、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服务于船舶行业和汽车行业。


是一家由黄冈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与黄冈师范学院于2019年联合共建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它采用独特的“市-院-校”三方共建模式,定位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独特的三方共建模式:黄冈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和黄冈师范学院共同组建,整合了政府、国家级科研力量以及高校资源。


高规格资质认定:不仅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在2025年9月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将重点服务船舶和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研究院的业务活动紧密围绕技术研发与产业创新需求展开: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重点在智能制造、电子与新能源材料、生命健康三大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企业孵化与产业服务:提供企业孵化服务,并为企业提供技术推广、管理咨询等综合服务。


数字化转型促进:作为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致力于推动工业软件技术在航空、桥梁等大型金属构件加工场景的应用。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研究院在科研和产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拥有46项授权发明专利,以及38项软件著作权,展现了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


截至2025年,已服务企业2000余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7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孵化企业26家。


累计承担了51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42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


将以国家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新起点,通过“深耕行业+扎根区域+辐射全国”的服务模式,为鄂东地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区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不错。黄冈师范学院。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