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3106:东阳光-宜都,25年不离不弃
2025-09-17 19:36:53   来源:今日湖北

周一上午在中南路口附近酒店,给安徽池州石台县干部培训班讲课,山东一家教育公司的单。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新模式》,最后重点介绍了江西新干县和湖北宜都的先进经验。新干县有一条经验是,不开企业家座谈会,每次开放6个名额,由县长、书记“一对一”听话,完全可以听到真话。

东阳光集团是中国一家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广东东莞,并在广东韶关、湖北宜昌、浙江东阳等地设有七大产业基地。截至2025年3月,集团总资产超过800亿元,员工近3万人,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东阳光600673.SH、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HK),并正在筹备第三家医药板块上市。

东阳光集团在湖北省宜都市的投资深耕而广泛,近年来更积极布局机器人、算力等前沿产业,并进行了大型战略收购。

一、宜都投资总体情况

2001年落户宜都以来,东阳光集团在24年间13次追加投资,累计投资额已超过240亿元。其宜都基地2024年销售额达232亿元,纳税13.7亿元,出口创汇1.37亿美元。东阳光的业务也从最初的电子材料,发展成“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三大核心板块,并创造了三张“全球名片”:

全球最大的磷酸奥司他韦(抗流感药“可威”)生产基地。

全球最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

世界首创的生态繁育冬虫夏草产业化基地。

东阳光与宜都相互成就,被誉为“双百之恋”(百亿企业与百强县市),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显著,是其重要的产业支柱和税收来源。

县长书记们可以看看“以商招商”的过程:

2001年:首次投资:东阳光集团创始人张中能在宜都投资1.28亿元建设化成箔工厂,利用当地水电资源和港口优势,开启电子新材料产业布局。

政策支持:宜都市政府成立专班协助解决电力问题,并垫资1600万元完成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2002年:生物医药领域突破:以90万元收购濒临破产的昌鹤药厂,重组为东阳光长江药业,奠定医药板块基础。

2004年:火电厂项目:宜都市政府耗时3年协助申报火电厂批文,解决企业能源需求,体现“驻厂保姆式服务”。

2006年:奥司他韦授权:获得罗氏奥司他韦专利授权,推出抗流感药物“可威”,逐步占据国内90%市场份额。

2015年:港股上市:东阳光长江药业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宜都首家本土上市公司。

2017年:第七次追加投资:投资22亿元扩建冬虫夏草三期项目,累计投资超140亿元。

2019年:可威销售巅峰:流感高发推动可威年销售额达60亿元,企业营收突破62亿元。

2020年:胰岛素项目:投资25.7亿元建设年产1.6亿支胰岛素注射剂项目,分三期建设,预计2024年全面达产,目标年收入100亿元。

2021年:电池铝箔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低碳高端电池铝箔项目落户宜都,计划年产20万吨,打破国外垄断。

2022年:追加铝箔投资:追加27.1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项目,巩固新能源材料布局。

2023年:业绩新高:宜都基地销售额达269.44亿元,纳税17.53亿元,出口1.23亿美元,占宜都税收近50%。

胰岛素二期投产:年产1亿支胰岛素产能释放,三期扩建启动。

2024年:胰岛素三期投产:预计年产1.6亿支,目标占据国内胰岛素市场10%-20%份额。

工业产值占比:2023年宜都GDP超920亿元(2024年宜都GDP达989.67亿元),东阳光宜都基地销售额269.44亿元,占全市GDP约29.3%。

新能源材料(如电池铝箔)和生物医药(如胰岛素、可威)成为宜都主导产业,带动锂电池全产业链闭环形成。

税收贡献:自2001年起累计纳税超百亿元,2019年单年纳税15.68亿元,占全市税收近半。

就业与社会效益:提供超900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就业。

推动宜都从全国县域排名505位(2001年)跃升至第63位(2023年)。2025年62位2024年61位

合作模式总结

政企协作典范:宜都市政府通过“专班驻厂”“政策直通”等机制,20年如一日提供“保姆式服务”,促成东阳光13次追加投资,累计投资超240亿元。

产业生态构建:从单一电子材料到生物医药、新能源、康养产业多元化发展,形成“双百之恋”(百亿企业与百强县市)的共生模式。

25年,不离不弃。

二、机器人及新兴产业的布局

东阳光正积极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机器人是其重点开拓的领域之一。

成立专业公司与获取订单:2025年2月,东阳光集团联合智元机器人等成立了光谷东智公司(借用武汉科教优势),正式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公司已获得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价值7000万元的机器人采购订单,这是其首批落地的机器人订单。

独特的赋能优势:东阳光发展机器人产业并非从零开始,其独特优势在于丰富的多元化应用场景和海量的行业数据。集团在电子新材料、氟氯化工、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众多业务板块中,拥有数十个大型生产应用场景(如医药制造、生态虫草繁育),这些真实的生产环境能为机器人提供训练、测试和数据反哺的绝佳场地,助力解决“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远期规划:光谷东智公司计划在5年内实现具身智能产品年产能超万台,达成数十亿元的总营收规模。

三、280亿元收购秦淮数据及其战略意义

2025年9月,东阳光集团携手上市公司东阳光及宜都国投等联合投资人,以280亿元现金收购了秦淮数据(中国)100%的股权,并将收购主体公司落户在宜都。

秦淮数据是亚太领先的中立第三方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运营商,在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拥有大量数据中心资产,其业务覆盖环首都、长三角、粤港澳等核心经济枢纽,并积极布局国家“东数西算”的西部节点。

战略考量与协同效应:此次收购是东阳光跨界进军算力领域的关键一步,旨在为其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和技术底座(依托三峡工程,宜昌希望成为中部节点,东阳光助力)。收购完成后,双方将在多个维度产生深度协同:

技术协同:东阳光在氟化冷却液、冷板组件等液冷核心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秦淮数据的数据中心业务结合,可构建更高效的“液冷材料-设备-智算中心”全栈解决方案,降低能耗。

产品与需求协同:东阳光的超级电容、积层箔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技术,可与秦淮数据支撑高功率AI服务器的技术互补,联合研发高端电源管理方案。同时,秦淮数据可为东阳光高速发展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提供强大的定制化算力支持,满足其算法训练对高性能计算的海量需求。

电算协同与区域布局:东阳光可依托其在湖北宜昌、内蒙古乌兰察布、广东韶关等地的清洁能源和产业布局,为秦淮数据提供低成本绿电,助力其低碳发展。双方可共同构建“南中北三核”的算力布局,形成纵贯全国的一体化算力网络。

选择宜都的原因:这得益于湖北省及宜昌市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国家几何中心)、低廉的绿色能源成本(特别是三峡水电)、良好的数字产业基础(宜昌已建成和在建算力规模可观)以及东阳光与当地政府长期深厚的合作互信。

未来,东阳光将继续深化与秦淮数据的整合,强化在绿色算力、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布局。其目标是构建“绿电—硬件技术—算力—人工智能—运营”协同共进的数字基础设施生态,不仅为自身转型赋能,更助力宜昌乃至湖北省打造千亿级的算力产业集群和“算力之都”。

说实话,我很佩服天门、宜都的领导的水平。天门居然能够让人口增长17%。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