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顿经济研究院在8月6日发布了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这是连续第十一年发布的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GDP总量排名前115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入围城市,按照硬经济指标(GDP、储蓄和财政)和软经济指标(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0位作为年度百强城市。
江苏省和山东省表现最突出,各有13个城市上榜。江苏省所有地级市全部上榜,山东上榜率达到81.25%。
广东省和浙江省各有8个城市上榜。
福建省有7个城市上榜。
河北省有6个城市上榜。
湖南省有5个城市上榜:长沙、岳阳、衡阳、株洲、常德。
河南省有5个城市上榜。
江西省有4个城市上榜:南昌、赣州、九江、上饶。
安徽省有4个城市上榜:合肥、芜湖、滁州、阜阳。
四川省有3个城市上榜:成都、绵阳、宜宾。
湖北省有3个城市上榜:武汉、宜昌、襄阳。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3个城市上榜:南宁、桂林、柳州。
陕西省有2个城市上榜:西安、咸阳。
东北地区整体表现较弱,仅有4个城市上榜: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
郴州(湖南省)位列第100位,成为新晋百强城市,而荆州未出现在榜单中。非常遗憾。2024年荆州GDP为3505.99亿元,距离当年百强门槛(第100名河南新乡GDP 3569.7亿元)仅差约64亿元,位列全国第101位。不过进入前115位是肯定的。孝感(第111位)、黄冈(第112位)等湖北城市同样未入榜。
产业结构依赖工业,荆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第二产业(如华鲁恒升、柳工基地等项目),但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仍需加强。
但是,软经济指标短板明显,百强榜单综合考量硬经济(GDP、财政)和软经济(环境、科教、文化等)。荆州虽在科技创新领域进步(如2024年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第97位),但整体软实力可能仍需提升。
我问了deep seek:湖北叶青教授从哪一年开始,建议省委省政府支持荆州,冲击百强?
他回答:叶青教授"这些年来一直建议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湖北'老四':荆州"。这里的"老四"指的是湖北省内经济排名第四的城市,即荆州。
叶青教授早在2014年就开始关注荆州发展。2014年4月20日,叶青教授在荆州市委礼堂作了题为"'十二五'规划与荆州发展"的主题报告(荆州市发改委邀请),其中提到:
1、借助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如三国文化、楚文化);
图片
2、重点发展县域经济与乡镇经济,培育强县强镇,提升市域经济整体实力。
此时尚未直接提及“百强城市”,但已奠定荆州作为“湖北第四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基础(当年李书记的“壮腰工程”)。这显示他至少在2014年就开始为荆州发展建言献策。
2022年,叶青在分析2021 年GDP百强榜时指出,荆州以2715亿元 GDP 排名全国第 113 位,距离百强门槛(第 100 名商丘 3083 亿元)仅差约 368 亿元。
公开呼吁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让荆州尽早进入百强市,并提出具体路径:
推动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落地,吸引造纸、煤化工等龙头项目(如玖龙纸业、华鲁恒升);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造纸、新能源材料),强化产业链。
2023年叶青教授公开表示"GDP百强城市排名,根据2022 年数据,荆州 GDP 达3008.61 亿元,与百强门槛(上饶 3309.7 亿元)差距缩小至301 亿元。叶青发布视频强调“荆州距离百强仅差一口气”,并指出百亿级项目投产时效是冲刺关键(如华鲁恒升、仙鹤纸业)。这体现了他持续关注荆州冲击百强的进程。
叶青教授在2024年进一步细化了支持荆州发展的建议,包括发挥“水、粮、文、运”四大优势,建设物流枢纽(如荆州港亿吨级升级、“四港联动”);联合武汉高校设立产业创新中心,破解技术转化瓶颈;引入新能源整车或电池巨头,形成“链主效应”。
2025 年,叶青持续呼吁将荆州纳入省级战略重点,对标襄阳、宜昌发展模式,并强调:若2026 年前培育出新的千亿级产业(除化工、汽车外),有望在2029 年实现 GDP 5000 亿元目标,为百强奠定基础。
因此,叶青教授对荆州冲击百强的建议是一个持续过程:从2014年初步关注荆州发展,到2022年明确提出支持荆州冲击百强,再到2024年提出更具体的建议措施。
蛮感谢deep seek,还记得这么多。
“壮腰工程”是湖北省自2011年起针对荆州实施的省级战略,旨在破解其交通瓶颈、振兴产业、提升城市能级,重塑荆州作为长江经济带“龙腰”的地位。经过十余年推进,该工程已从交通破局延伸至产业、城建、文旅等多维振兴,成效显著。
荆州拥有湖北近半长江岸线(483公里),但长期受制于交通闭塞、产业薄弱,被形容为“湖北经济塌陷区”。2011年省委提出“武汉是龙头、宜昌是龙尾、荆州是龙腰”,振兴荆州关乎全省发展平衡。
2011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将“壮腰工程”纳入省级战略,聚焦“交通壮腰、产业壮腰、兴城壮腰、强县壮腰、文化壮腰”五大路径。
建议还是要加强壮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