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1.26亿,同比增长6.3%;总消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
2025年清明节假期,湖北文旅市场供需两旺,赏花、夜游、都市休闲游、乡村体验游等热度持续走高,武当山、黄鹤楼等重点景区游客熙熙攘攘,入境游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2022-2024年,武汉在清明节热门目的地排名中多处于全国第10-15位,主要依赖黄鹤楼、武当山等传统景区。
2025年,通过“樱花+科技”“文旅+事件营销”策略,武汉首次在美团平台冲入前三,携程、飞猪排名较2024年提升5-8位,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进入三大平台前十的城市。
2025年武汉跻身三大平台前十的核心原因
一是超级IP:“樱花经济”的爆发式引流。
东湖樱花园成全国顶流:武汉东湖樱花园连续多年以“樱花元宇宙光影秀”、低空飞行赏樱等科技化体验破圈,2025年清明期间单日最高客流达23万人次,门票提前一周售罄,稳居同程旅行平台“清明假期赏花游目的地TOP1”。
全域赏花矩阵形成:黄陂云雾山万亩杜鹃、咸宁大幕山野樱、荆门沙洋油菜花等形成“一县一花海”布局,吸引全国游客“追花打卡”。仅东湖风景区三天接待游客116.5万人次,同比增长25.58%。
二是政策与平台流量的精准协同。
消费券与门票减免刺激需求:湖北文旅集团旗下17个景区推出门票减免,宜昌发行50元“闪卡”覆盖全域景点,咸宁对高铁乘客免首道门票。美团平台“惠购湖北”消费券核销率89%,直接拉动武汉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近100%。
事件营销扩大声量:武汉马拉松、刀郎演唱会、《跑男》综艺拍摄等事件营销,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6亿,为清明假期提前引流。
三是交通枢纽与消费场景的联动效应
空铁联运扩大辐射半径:鄂州花湖机场加密至昆明、成都等12条航线,中转旅客带动周边消费1.2亿元;武汉三大火车站到发旅客突破500万人次,高铁网络覆盖中部主要城市。
都市休闲与夜游升级: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等国家级休闲街区推出“樱花限定商品”,园博园“水上国风花火大会”夜游项目单日客流破5万,夜间消费占武汉文旅总收入的38%。
四是入境游与年轻客群的双重增长。
入境游订单激增:3-4月湖北入境团队游客达2.1万人次,武汉、襄阳、宜昌成主要目的地,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客源占比显著提升。
年轻化消费结构: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武汉文旅订单中“95后”占比达47%,露营、剧本杀、汉服体验等新玩法贡献60%以上增量消费。
与北京、上海相比,武汉还有差距。
北京的文旅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70%,重点商企收入26.7亿元。故宫、环球影城等景区日均接待量超10万人次,夜游消费占比38%。
上海接待游客700.27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117.20亿元。迪士尼度假区持续火热,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25%。
对比标杆城市,武汉要有差异化路径。
与杭州对比:杭州以西湖、宋城演艺为主打,武汉则以“全域赏花+都市夜游”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与成都对比:成都依赖大熊猫IP,武汉通过“樱花+长江文化”打造复合型体验,客单价涨幅(8.4%)超过成都(6.2%)。
武汉要面对未来挑战,要有新的思路:
流量留存的持续性:需延长樱花产业链(如开发樱花美妆、食品衍生品),避免“花期依赖症”。
区域协同不足:相比长三角(如杭州-上海联动),武汉与周边城市(如长沙、郑州)的文旅联动仍待加强。
武汉的排名跃升印证了“超级IP+政策杠杆+流量平台”模式的有效性,未来若能在非花期文旅产品(如冬季温泉、夏季滨水活动)上突破,有望稳固全国前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