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2869:扩大消费新政策
2025-01-23 11:22:27   来源:今日湖北

2024年,扩大消费立功。以旧换新政策对家电行业带动效应持续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10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超过20179454亿元峰值并突破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2025年,加大了政策。工信部将加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一、全国层面的新政策

1、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加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范围。例如,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三类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同时扩大家电产品的补贴品类。

120日,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实施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有线下店客流量翻倍,由于人数众多,系统崩溃无法付款。

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首批资金810亿元,支持各地持续实施政策。

2、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

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

——政策内容

扩大补贴范围

国四排放标准车辆纳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将部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这一举措相比2024年政策有了显著拓宽。

国四排放标准自201171日起实施,直至2018年国五标准实施前一直有效。这意味着,在201171日至2017年生产的汽车大多符合国四排放标准。

明确补贴标准:对报废符合相关条件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2万元;对报废符合相关条件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1.5万元。此外,对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乘用车新车的,给予一次性补贴支持,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

优化补贴审核流程

简化手续:政策规定,相关证明文件(如《报废机动车回收证明》《机动车注销证明》《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机动车登记证书》等)需自202511日起取得,以简化手续,方便消费者申请补贴。

跨年度衔接:为做好政策衔接工作,对于在2024725日至20241231日期间仅部分取得四类证明,并在2025228日前全部取得的消费者,仍可纳入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政策支持范围,并计入当年享受补贴次数。

——加强资金保障

央地共担: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按照总体9:1的原则实行央地共担,并根据地区差异确定具体分担比例。东部省份按8.5:1.5比例分担,中部省份按9:1比例分担,西部省份按9.5:0.5比例分担。各省级财政将根据中央资金分配情况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政策效果

政策预计将带动大量老旧车辆报废更新和新车销售。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初步测算,2025年享受报废更新补贴的乘用车将超过500万辆,享受置换更新补贴的乘用车将超过1000万辆。这将有力促进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2025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3促进家电、电子产品消费

政策内容: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提升家居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新技术推进供给端技术创新和电子产品升级换代。

4、丰富文旅消费

政策内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实施效果:有助于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旅需求,促进文旅市场的繁荣发展。

5、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政策内容: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推动电商平台和企业丰富面向农村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

实施效果:有助于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渠道,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二、地方层面的新政策

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全面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扩大智能、绿色、节能等产品补贴范围。新增3C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最高补贴500元。扩大家电补贴范围,在国家支持12类基础上新增12类,合计达到24类。

三、重中之重还是增加收入。

我这些年提了不少建议。

问了一下文心一言叶青教授对增加收入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叶青教授认为,各省份应适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切实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有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

二、提高社保养老金投入

通过加大对社保养老金的投入力度,直接惠及广大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叶青教授指出,提高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增加收入总量,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

三、提高低保标准

叶青教授建议,以各地上一年的人均消费除以二作为各地今年的低保发放标准。这一建议旨在更有效地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例如,根据武汉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可计算出相应的低保标准,并据此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进而拉动他们的消费需求。

四、加强教育与技能培训

通过加强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叶青教授认为,教育与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方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增收途径。叶青教授指出,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就业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因此应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叶青教授强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高低收入者群体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这包括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失业保障制度等,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负担。

七、推动农民工等特定群体增收

叶青教授特别关注了农民工等特定群体。他认为,农民工群体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群体,应稳定农民工群体,并从中培育出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具体措施包括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打通农民工等社会底层群众的上升通道、鼓励农民工群体创业等。

八、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叶青教授预计,未来政府将采取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上调财政赤字率、支持债务置换、化解房地产库存、实施消费刺激计划以及完善社保福利体系等,为稳定就业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九、探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叶青教授认为,应探索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如鼓励居民参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投资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财产性收入水平。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