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落幕,喜讯传来:武汉市2名参赛选手夺得1金1银,这是武汉选手首次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金牌。其中,曹博斩获电子技术项目金牌,贾京夺得家具制作项目银牌。
2017年7月26日起,我利用省政协常委的优势,在省政协等参政议政平台转述了关升红老师(一位充满激情的人)建议《全面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将武汉打造成“中国技能之城”》。
在2018年1月的湖北省政协大会上,我提交了《全面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将武汉打造成“中国技能之城”的建议》:
世界上的事,其实很简单,除了自然资源以外,人们所追求的产品,和需要的服务,不都是劳动者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吗?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走进厨房,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人烹饪出来的食物,口感是大不一样的。普通人下厨房是一个结果,如换成厨师,可就有了升华,这就是技能的价值。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上,我们要向上攀升,得凭实力,靠技能!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技能是王道。从家庭到城市,再到国家,为了“强”、“富”上进,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假设当只给我们一个选项时,我认为持续帮助数以亿计的青年、学生成长为各行业需求的中高级技能(技术)、服务、管理型人才(以下简称中高级人才),这必将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魂。
一、简介
1、世界技能组织
世界技能组织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国际职业技能训练组织”(IVTO),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发起,后更名为“世界技能组织”。世界技能组织注册地为荷兰,目前有近80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其宗旨是:通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青年人和培训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通过举办世界技能大赛,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技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鼓励青年投身技能事业。
2、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赛,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截至2017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其比赛项目共分为6个大类,分别为结构与建筑技术、创意艺术和时尚、信息与通信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共计51个竞赛项目。大部分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年龄限制为22周岁(比赛当年内满22周岁及以下均可),制造团队挑战赛、机电一体化、信息网络布线和飞机维修有工作经验要求的综合性项目,选手年龄限制为25周岁。
3、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
2010年10月3日至10日,中国代表团一行6人赴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参加了世界技能组织召开的2010年世界技能组织大会,大会于7日表决通过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成为该组织的第53个成员。
二、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1、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2011年10月4日至9日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在英国伦敦举行。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了6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1银和5个优胜奖。
2013年7月2日至7日,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德国莱比锡举行。
我国代表团参加22个项目的比赛,取得1银3铜和13个优胜奖。
2015年8月11日至16日,第43界世界技能大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29个项目的比赛,取得5金6银4铜,11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中国代表团参加51个全部赛项中的47项比赛,共派出52名选手参赛,平均年龄不到21岁。在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等6大类47项比赛中,获得了15金7银8铜和12个优胜奖,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均居首位。
2、中国上海成功申办2021年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为配合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为激发从政府领导到全社会,再到广大青年,重视技能、崇尚技能、热爱技能、追逐技能,大兴技能强国富民之风,国务院于2016年正式决定由上海市承办2021年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申办工作,成立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小组长的申办工作委员会。人社部长与上海市长为申办工作委员会主任,可见重视程度与“奥运会”相当!“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的申办口号,已在2017年6月6日至9日的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海赛区得到广泛传播……今日传来利好消息,瑞士巴塞尔退出2021年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申办工作,中国上海成为唯一申办候选城市。中国上海将按照申办承诺,举办一届精彩、有新意、有实效的世界技能大赛。
3、对接世界技能大赛8年,广东省、广州市成果丰硕,湖北省、武汉市才刚刚起步
从附表一、附表二数据分析,广东省为中国代表团挑了大梁。从参数人数到赛项成绩分析,广东省几乎占了全国40%的比重!国家集训基地近四分之一在广东省。广州市又是广东省的灵魂,获奖成绩几乎占到全国三分之一,44届参赛选手7项8人,占全国比重近六分之一……反观湖北省,武汉市前三届代表中国参赛选手为零!44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实现零的突破,武汉市仍没如愿破零。
为何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湖北、武汉与广东、广州有如此天壤差别呢?6月份分别调研拜访了武汉和安徽的部分高校和分管世界技能大赛的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其实部门工作还是很努力的,归根到底是省政府还没将这个概念提上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和重要抓手。
附表一.
41、42、43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参赛成绩单
金 牌 | 银 牌 | 铜 牌 | 优 胜 奖 | |||||
项 目(个) | 人 次(人) | 项 目(个) | 人 次(人) | 项 目(个) | 人 次(人) | 项 目(个) | 人 次(人) | |
中国 | 5 | 7 | 8 | 9 | 7 | 7 | 29 | 33 |
广东省 | 2 | 3 | 3 | 4 | 5 | 5 | 12 | 13 |
广州市 | 2 | 3 | 2 | 2 | 4 | 4 | 10 | 11 |
湖北省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武汉市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附表二
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参赛项目、选手及集训基地一览表
参赛项目(个) | 参赛选手(人) | 国家集训基地 (个) | |
中国 | 47 | 52 | 93 |
广东省 | 18 | 21 | 23 |
占全国比(%) | 38.3 | 40.4 | 24.7 |
其中广州市 | 7 | 8 | 17 |
占全国比(%) | 14.9 | 15.4 | 18.3 |
湖北省 | 1 | 1 | 2 |
占全国比(%) | 2.1 | 1.9 | 2.1 |
其中武汉市 | 0 | 0 | 1 |
占全国比(%) | 0 | 0 | 1.1 |
上述仅仅反映出两省市间对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大致情况,而内在的功底才是问题的本质。凡属连续四届(八年)持续组织学生参与一个以上项目参赛的学校,真正收获的是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与国际前沿用人标准越来越接近;教师队伍得到充实和提升;学生激发出追逐技能的人生豪情。除了在国际国内竞技场历练之外,初步形成了学校与专业的品牌效应,凡属入围国家集训的选手,大都被国内顶级机构争相预定,优秀学员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大大提升,毫不 夸张的说,广州及广东省的部分参与学校,比武汉同类学校的办学质量,至少领先八到十年!假如武汉,湖北再不行动,我们的职业院校就要掉队了,要不招生会受到挤压,更严重的后果将会被成功的品牌学校兼并、收购;同样应用型大学也会走不出“象牙塔”,跟不上制造强国战略的需求。
三、产生共识,全面对接
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有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坚持“双中高”战略;选择走制造强国发展道路且《中国制造2025》分阶段达标;国家发现对人才的重视欠内功,及时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武汉与13个城市(或城市群),虽已获批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发现推进缓慢,又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及时申办2021年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五年的砥砺前行,困扰我们的关键瓶颈是中高级人才的严重短缺!理想再美好,说的再动听,制造强国得靠数以亿计的产业工人,当代工匠来实现。目前,我国技能人才已达1.65亿人,但技能人才的素质、规模、结构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中国男子足球怪像就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复兴中国梦最深刻的反面教案。
经过与相关专家的讨论,具体建议如下:
1、组织至少一次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联合的集体学习活动
因世界技能大赛组织领导工作在省,而执行层面重点在武汉市(及其他市州),所以组织一次集体学习活动,便于产生共识统一协调。
建议大会安排省人社厅厅长肖菊华,教育厅厅长陶宏(二位厅长都是汤涛副部长过去的‘同事’),武汉市人社局局长黄松如作大会发言,最后产生共识,与广东省、广州市结成对手,拜他们为师,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湖北、武汉世界技能大赛工作健康发展。
2、组建国内领导力最强的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组委会
建议由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出任小组长,省人社厅厅长肖菊华,教育厅厅长陶宏,武汉市常委副市长陈瑞峰以及各市州分管人社工作的市州长共同组建组委会正副主任,形成高效的集体领导。
3、全面对接,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国内大多以人社口为中心开展对接,教育口普通高校,只有极少数自发参与,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厅均未参与。希望湖北、武汉一步到位,全面对接走在全国前列。这是一项谁参与对接谁受益的技能实训工程;又能为国家补齐因普通高校缺席造成的,至少三分之一赛项成绩平平的短板,比如:网站设计与开发、商务软件解决方案、移动机器人、CAD机械设计、3D数字游戏艺术技术、平面设计技术、时装技术、机电一体化、综合机械与自动化、电子技术、制造团队挑战赛、健康和社会照护………关键是通过对接,推动大学向产业一线靠拢,这是李克强总理力推的“重技能,轻文凭”理念落地的最好载体。
4、以光谷为中心,创新创意玩出武汉“中国技能之城”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从2015年7月15日起,每年的“7月15日”为世界青年技能日。今年的7月15日是第三个“世界青年技能日”,联合国大会主席特.汤姆森致辞,以及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致辞(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官网),可见全世界各类组织对青年技能如此重视。我们可以借鉴当下“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活动的形式,探索将世界技能大赛的普及推广、选拔、交流、传播等活动,开展得极具青年与“工匠”的展示舞台。让人们充分享受、体验每一项高科技的产品,“黑科技”的背后,是设计大师与技能工匠完美组合的结晶。人类的美好生活,哪一次完美的体验都是科与技的融合而生。持续、创意的活动尝试,相信会在武汉产生一个全新的概念:“中国青年技能节”,甚至“世界青年技能节”,通过寓技于乐的形式,在将武汉创建成“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的同时,画龙点睛,最终将武汉打造成“中国技能之城”或“中国工匠之城”。
5、促成中国顶级企业在武汉的新平台与世界技能组织合作,逐步建立从中国到全球的合作伙伴关系
世界技能大赛的每一项赛项的背后,都有该项所关联的技术、装备全球顶级企业合作,如美国的思科、微软、苹果等,韩国的三星,日本的三丰德国的西门子等都是世界技能组织的全球合作伙伴。目前在武汉光谷的国内一线品牌企业,如小米科技、联想集团等,完全有实力与愿望逐渐成长为世界技能组织的区域合作伙伴到全球合作伙伴。这个过程实质就是这些大牌中国企业在中国光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壮大、繁衍生息的过程,这背后的支撑链,就是武汉“中国技能之城”的成长壮大过程。同时我们在探索世界技能大赛在武汉创新落地的时候,必将衍生出一系列创新、创意的概念出来,到时候吸引的不仅仅是武汉的大学生留下来,还会助推“汉漂”的壮观呈现;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武汉样本的全国领跑效应,不仅催生一批“独角兽”企业活跃荆楚,还会出现全新概念的“超互联网”巨头平台在光谷诞生!
以上的一些小目标实现了,希望再接再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