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2739:股权财政:斯密财政三论要修改
2024-09-15 09:07:27   来源:今日湖北

亚当•斯密(172365日—1790717日),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所著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

财政三论,主要指斯密关于财政理论的三个核心方面:经费论、赋税论和公债论。

1. 经费论

亚当·斯密基于自由放任的思想,对国家职能和财政支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应限定在保护社会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以及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设施三个方面,即所谓的“夜警政府”主张。基于此,他提出国家财政支出应严格控制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防支出:用于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免受外来侵略。

司法费用支出:设立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维护社会治安。

公共工程费用支出:包括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教育和宗教费用支出:这些费用对全社会有益,但直接由受益者支付可能更为有利。

维持君主费用支出:虽然斯密认为君主奢华的生活费用应由全社会开支,但这部分支出在现代财政理论中已逐渐淡化。

斯密严厉地批判了国家财政支出的非生产性,主张尽可能缩减非必要的财政支出,建立“廉价政府”。

2. 赋税论

亚当·斯密将国家收入分为两大类:

来自君主或国家财产的收入:包括君主或国家所保有的资产和土地构成的收入,如国有土地的地租收入、公立银行和官办邮局的利润收入等。然而,这些收入往往不足以支付国家的必要费用,因此必须依赖于税收。

来自赋税的收入:亚当·斯密主张对地租、利润和利息征课租税,并提出了赋税的四原则:能力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和节约原则。他认为,一切税收都来源于工资、地租和利润,或这三者的综合收入。具体税收种类包括地租税(含房租税)、利润税、人头税和消费税等。

3. 公债论

亚当·斯密对政府发行公债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只有在战争时期,由于平时储蓄不足且战争消费巨大时,政府才应发行公债。然而,公债的发行会将私人用于生产的资金转移给政府,可能导致生产力的浪费。此外,政府为了偿还公债的本金和利息,往往会提高税收,从而增加人民的负担。因此,斯密不赞成政府平时发行公债。

赋税-经费=公债,自求平衡。

 

我国从赋税财政土地财政走向股权财政,所以,财政三论一直被改写。

股权财政是指政府通过持有和运营企业股权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模式。

合肥的股权财政比较成功。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和土地财政的收缩,传统的地方财政模式面临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合肥市积极探索新的财政发展模式,股权财政应运而生。股权财政的本质是以国资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通过一级市场投资并在二级市场实现退出,从而实现资本增值和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合肥股权财政的主要措施:

——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合肥市设立了多个政府引导基金,如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有限公司、科大硅谷引导基金等,这些基金通过参股设立子基金或直接投资项目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

——优化投资环境:

合肥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合肥市促进股权投资发展加快打造科创资本中心若干政策》,持续优化全市股权投资环境,为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多渠道解决募资来源:

合肥市通过参股引导省级母基金落户合肥、引导产业资本投资股权市场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投资机构的募资来源问题,为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深挖项目资源:

合肥市坚持“项目先行、基金后合作”的原则,多渠道、全方位挖掘优质项目资源,为投资机构提供丰富的投资标的。同时,打造了一支产业资源丰富、渠道广、专业化、市场化的编外投资机构招商团队,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挖掘和对接的效率。

——打造对接平台:

合肥市实施“创投城市计划”,充分利用投资机构的专业能力研判项目,为资本找项目、为项目找资本。通过开展项目对接、路演等活动,帮助一大批优质项目获得股权融资支持并落户合肥。

截至2022年,合肥市级国资平台进行股权投资超过1000亿元,已累计实现投资收益超过500亿元。同时,合肥市战新产业规上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以来,国资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热情持续高涨。据经济观察报等媒体报道,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变更为地方国资,其中仅7月份就有10余起此类收购案例,且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加。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这一数据仅为20家左右。

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属国资平台在2024年表现突出,已拿下4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分别为微创光电、上海雅仕、久量股份和奥特佳。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收购上市公司方面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资源调配能力。

——地方政府目标驱动:

全国多个城市地区要求到2024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倍增,地方政府纷纷对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立下明确目标。这种政策导向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国资平台积极收购上市公司,以实现数量上的快速增长。

——股权财政的实现方式:

股权持有:政府通过出资设立、股权受让等方式持有企业的股权。这些企业可能是国有企业,也可能是政府参与投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运营收益:作为股东,政府有权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企业的红利。这是股权财政最直接的收入来源之一。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等方式来影响企业运营,从而间接提升企业价值,为财政收入创造更多潜力。

股权增值: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企业股权的市场价值也会相应提升。政府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资本退出,将增值部分转化为财政收入。

——股权财政与土地财政的比较:

收入体量差异:当前股权财政的体量远小于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而股权财政则处于发展初期,收入规模相对较小。

作用不同:股权财政的作用在于培育地区优势产业、扩大和优化税基,而非直接替代土地财政。两者在财政收入体系中各有其重要作用,互为补充。

——股权财政的发展前景:

随着政府对股权财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股权财政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股权财政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国有企业整体利润率偏低、市场波动性较大等。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股权财政的健康发展。

这也是认为,中国股市触底反弹的原因。

为下周讲课准备资料。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