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两个地方出台帮助中小企业的政策颇有新意。
一是浙江。
个体工商户既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也是市场经济的“神经末梢”,更是民企百强成长的摇篮,提供了80%以上的日常居民生活服务,解决了30%以上的劳动就业。同时也是“扩中提低”实现共同富裕的9类重要群体之一。
浙江市场经营主体已达1040万户,相当于每6.5个浙江人就有1个老板。其中个体工商户692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带动就业1400万人。
9月3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17个部门共同启动该省第三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暨“大企帮小店”活动,会上首批130家企业与8395户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涵盖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仓储运输业、电子商务等行业。预计到2027年底,将推动1000家知名企业与10万户个体工商户结对帮扶,帮扶次数不少于10万次。
我把它称为“一拖十”。
“大企”将在技术、资金、金融、法律、管理、平台等多方面开展帮扶。
针对个体工商户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组织相关企业利用定期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专业人员派驻等方式,帮助个体工商户升级产品技术,提高产品优良率,提升经济效益。
针对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市场原材料成本增长较快、用工难用工贵等经营成本较高的问题,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开展减免房租、物业费、水电气费等一系列资金类扶持措施,切实降低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减轻经营负担。
针对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可抵押的实物资产少、可匹配的信用体系缺、可获得的融资担保难等问题,组织相关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低利率的专属金融产品、缩短审批时间、延展还款期限等金融支持,降低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促进做强做大、转型升级。
针对个体工商户面临的法律意识普遍欠缺、从业人员综合法律素养水平有限、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组织相关企业开展专题普法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减免诉讼和律师费用等方式,提升个体工商户法律意识,促进规范经营。
针对个体工商户面临的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经营体系缺失等问题,组织相关企业通过开展专业管理人员培训、现场经营管理指导、提供专业营销策略等方式,提升个体工商户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
针对个体工商户缺乏专业化线上平台经营经验、店铺流量低等困境,组织相关企业通过降低入驻费与服务费、提供专属流量补贴、提供优惠直播场所等方式,提升个体工商户的数字化经营能力,提高市场占有额。
这些帮扶,真是帮到了点子上。
二是广州。
广州市商务局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国有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国际营销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内贸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跨境电商、二手车出口等业务。支持老字号企业、知名餐饮企业“走出去”。
近日,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州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承办,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广州办事处、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广东监管局指导支持的广州企业“走出去”服务对接活动泰国专场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举办广州企业“走出去”服务对接活动,是推动广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企业既要勇于开拓国际市场,也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差异、文化冲突等潜在风险,及时构建风险控防控预案和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接下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举办不同国别专场对接活动,为本市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合规指引、国别信息等资讯服务,支持企业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广州办事处、泰国帕纳塞尔集团、大华银行广州分行、广汽埃安负责人围绕泰国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政策、泰国市场开拓策略、跨境金融服务、在泰国投资实践经验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广州市100多家企业参与了活动,并与有关服务机构进行了现场对接。
广州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不仅限于某一特定行业,而是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制造业方面,有企业投资设立工厂,生产并销售产品;在服务业方面,有企业拓展跨境电商、物流等业务;在农业方面,有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
中新(新加坡)广州知识城成为广州与东盟合作的典范,吸引了众多企业在该区域落户,其中不乏来自东南亚的合作伙伴。
广州东送能源集团在乌干达建设磷肥厂及相关产业园区,广东世能电力设备集团将发电厂设备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
沿海先行一步。
武汉的企业家也有兴趣。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骨科医用外固定领域的应用正迅速发展,行业领军企业——湖北的高端医疗制造企业—武汉必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中老泰国际的合作,将其3D打印医用骨科产品带到日本和泰国、马来西亚、老挝、印尼、柬埔寨、缅甸等更广阔的东南亚市场,向世界级企业迈进!
泰国作为东南亚第二大医药市场,其市场价值约为2,400亿泰铢,泰国的老龄化速度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新加坡,预计到204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1700万,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将对泰国医疗保健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泰国政府对医疗健康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外国投资,并提供税收优惠和非税收优惠,以促进行业发展。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推出了战略性投资促进计划,为医疗及相关行业的投资提供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