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2590:一季度经济数据关键句
2024-04-21 06:54:59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就一季度经济数据,接受南方一家都市报采访,最终稿子用了三分之一,这是全稿。很奇怪的是,在16日公布数据,一般是在1718号。

11-2月多项数据超出市场预期,3月份有些数据又不及预期?

5.3%,应该是好于预期。

图片

先看看国外机构的预测。

高盛前发表研究报告,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从前值4.5%上调至5.0%

再看看国内机构的预测。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4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初步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左右。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上修一季度的GDP增速预测值至5.2%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也认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助力下,国内经济持续向稳发展,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2%,较2023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国盛证券认为,一季度GDP可能达到5%左右,此前市场预期4.5%左右。

图片

中金公司也上调了对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由4.5%左右上调至5.0%5.5%

综合各方面的预测,我当时预计第一季度GDP增长会在5.3%左右。目前超过国家统计局的只有中金证券与粤开证券。

3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跟12月份比有所回落,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去年对比基数比较高,实际上从当月生产水平来讲并不低。去年,部分地区12月份还受疫情的困扰,一些企业的生产包括出口、订单兑现,工作量延迟到3月份。去年34月份,无论是工业还是进出口,一些主要指标基数比较高,一些产业的生产销售出现“小阳春”,搭了一个比较高的对比基数的平台。今年由于基数比较高,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时就有回落。

21-2月进出口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您认为这轮欧美补库存会持续多久?

战争拖的时间越长,制造业的恢复越困难,中国出口增长越有希望。

近期,在浙江义乌,不少经营户迎来采购圣诞用品的外商。商家表示,往年圣诞订单都在五月左右到来,但今年,由于担心海运等因素影响,不少外商采购期大大提前,有商家在元旦就接到了圣诞订单。一家工艺制品工厂负责人称,现在订单全力以赴生产,已经排到7月底。

地缘政治带来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出口产品又主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提供了保障。

3、一些欧美国家为何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话题?

中国制造能力增强,出口优势明显。对他国肯定会形成威胁。对这些争论不予置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说得好:出口量大,并不意味着产能过剩。

就中国汽车行业而言,纯电动汽车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0%2023年,这个亚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占全球比重超过60%。产量仅略高于销量,差距不到10万辆。考虑到供求量都很大,这种微小的差距是非常正常的。显然,并不存在产能过剩。

而且中国市场消费了其生产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销量为829万辆,出口仅占其总销量的约13%

新三样出口会保持增势。

4、如何看一季度物价情况?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情况来看,环比回落1.0%,同比增长0.1%,比上个月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春节过后价格季节性回落,食品价格、旅游等服务类价格明显回落。春节过后天气回暖,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回落3.2%,这对CPI环比影响将近0.6个百分点。春节过后,旅游价格包括机票价格都明显回落,带动非食品价格回落。

图片

这两天是“五一车票出票即秒光”。五一还有一波消费热潮。

5、目前各地都在出台稳楼市的相关政策,政策还需要怎么发力?

需要进一步取消限购。

今年一季度,核心城市加速优化住房限购。1月广州取消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上海放松非本市户籍单身限购,苏州则全面取消住房限购。进入3月以后,杭州二手房限购全面放开,深圳取消了对住宅户型比例要求,北京取消了离婚限购。今年3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环比增长,显示出市场供应的积极增加和政策利好的逐步释放。

取得积极的效果。3月,杭州二手房网签量达到8557套,环比增长236%;中介带看量环比提升了224%,创下近4年来的最高单月带看量纪录。一批杭州房东也在趁政策热度抓紧时间挂牌卖房,3月新增二手房挂牌量环比2月提升147%

郑州人又开始创新,值得表扬。

郑州市将启动二手住房收购试点工作,试点期限2024420日至630日,试点阶段限额500套,若收购套数已满,则报名提前结束。换房群众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总价款不低于二手住房收购总价款。试点阶段,二手住房产权人与新建商品住房买受人须为同一主体。

又是创新。武汉要学习。

6、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已印发,如何看待它对消费的带动作用?

今年2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对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重要部署。会议强调,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3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重点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图片

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安全使用年限为810年左右。上一轮家电下乡累计销售的2.93亿台产品已经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阶段。

2009年就已经实施过比较大规模的以旧换新,那个时候主要处于大件耐用品的全民普及阶段。而本轮以旧换新处于耐用消费品需求升级的阶段,从追求‘有没有’,变为看重‘好不好’,会更加关注智能化、绿色化等需求。

天猫数据显示,2023年,平台消费电子品类下的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超过265万件,交易总额高达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

各地也相当积极。

上海推出新一轮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将对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在内的传统16大类一级能效家电产品进行补贴,补贴政策实施时间为今年330日至1231日,消费者可以按照成交价格的10%享受一次立减补贴。

南京、杭州、重庆等地也以“焕新季”为主题,推出系列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南京“以电视为例,以旧换新可以有300块钱的换新券,还可以叠加300块钱的家电补贴。”

再看看汽车的补贴。

深圳、济南等地已经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可以享受几千元不等的置换补贴。现在已经有大约50家车企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并且补贴金额跟以往相比有所增加。

近期,各地通过多种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在黑龙江哈尔滨,将共计发放3000万元政府促消费资金。作为2024“消费促进年”宁夏消费惠民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当地通过旧车折价、新车补贴等政策组合方式,消费者购买新车补贴最高可达7000元。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显示,预计今年汽车市场换购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将提高到44%,并超过首次购车需求的占比,带来可观的汽车销售增量。当前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我国汽车市场存量和增量并存,推动报废更新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图片

前几年以旧换新的规模大概在500万台多一点的水平,2023年已经达到700万台的规模,以旧换新的规模将在未来几年爆发式增长,可能会达到千万台的规模。加大对报废更新的有效推动,因为报废车辆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可能10年到18年,很多车开动频率也并不是特别高,属于老旧车辆,如果实施报废更新,会更好地拉动消费增长。

7、内需和外需的恢复有什么特点和亮点?

内外需都有回暖的积极变化。

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5%,略有提升。其中产业和需求的内部结构也都有积极改善。

外需回暖,今年世界经济虽然面临着很多复杂情况,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一些先行指标显示,世界经济回暖,3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50.6%,这已经是连续3个月回升。世贸组织还有贸促会所发布的关于全球货运量的指标,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可能达到2.6%,而去年是负的,这有利于出口需求的支撑。

从外需的情况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有回暖迹象,一季度出口比预期的要好,海关发布的数据出口增长4.9%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4条措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扩大市场准入,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水平;加大政策力度,提升对外商投资吸引力;优化公平竞争环境,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合作;完善国内规制,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与各方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开放红利。

今年以来,美国苹果公司、英国汇丰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奔驰集团等近百家跨国企业负责人先后到访中国,并纷纷加码在华投资,为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投下“信任票”。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60家,同比增长34.9%,达到近5年来最高水平。

8、灵活就业,慢就业缓就业增多,怎么看这些讨论和选择?

考公热背后反映出的是普通劳动者待遇低、就业机会有限以及创业环境不够成熟等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进入体制内不仅意味着稳定的生活,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然而,这种过度的追求也暴露出普通劳动岗位吸引力不足、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

20235月国内某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发布《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2023届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人数占比从15.9%提升到了18.9%

“慢就业”现象并非中国特有,在全球其他国家同样存在,例如欧洲的希腊、西班牙等国家在经济危机期间有大批的年轻人处于失业和慢就业状态。可以说,“慢就业”是全球性的现象。

图片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