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于2008年的雷丁汽车,在2012年推出首款两厢低速电动车,2016~2018年雷丁低速电动车销量分别达到15万、21万和28.7万辆,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连续三年成为低速电动车销量冠军。
2018年11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速淘汰在用的违规低速电动车。
2019年1月,雷丁通过收购川汽野马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燃油乘用车、客车的生产资质。主要产品为A00级新能源汽车雷丁芒果。2021年为3.04万辆,2022年销量为1.79万辆。
雷丁汽车内部高层自2021年5月起便申请降薪,中层干部降薪比例在50%,副部长和部长级降薪比例为60%。
2022年3月开始,处于断续生产状态,12月停产。
2022年11月21日,雷丁汽车宣布完成潍坊市潍城西部投资发展集团领投的32亿元A轮融资,但这笔“救命钱”并未到账。
2023年1月14日晚,雷丁汽车创始人李国欣通过雷丁汽车官方账号,发布一封举报信及李国欣本人出镜的举报视频。举报信实名举报现任潍坊市昌乐县委书记王骁为彰显地方政绩,逼迫雷丁汽车2022年10个月虚报企业工业产值及销售产值46.83亿元。
1月14日晚,“潍坊发布”发布消息称,已成立省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昌乐县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依法依规处理。
此后,李国欣与县委书记王骁的聊天记录曝光。从中可知,李国欣遇到了困难,让政府给雷丁汽车做担保,从银行继续贷款。
今年2月,一份由雷丁汽车江苏地区代理商集体签字盖章的《江苏经销商给雷丁省市联合调查组的公开信》在经销商群体中流传开,而在499人的雷丁汽车经销商群里,大家认为雷丁汽车所经营的每一步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据群里不完全统计,仅经销商货款,雷丁汽车就已经欠下四个多亿人民币,平均每家经销商累计接近100万。
7月25日,“潍坊发布”通报了有关情况。
一是关于举报反映的昌乐县政府不为雷丁汽车公司提供抵押物续贷支持问题
2018年以来,应李国欣申请,经昌乐县委、县政府决策,县属国有企业先后为比德文集团提供了一系列融资支持。
2021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地方国有企业原则上不对无产权关系的企业提供担保。2022年10月以后,雷丁汽车公司两次向昌乐县政府申请,要求继续为其提供担保。县政府综合研判后,没有满足其申请。
二是关于举报反映的当地企业虚报统计数据问题
雷丁汽车公司统计数据虚报情况基本属实。雷丁汽车公司2022年工业总产值与商品销售额合计上报70.95亿元,实际为25.52亿元,虚报45.43亿元。
同时,举一反三,调查组对昌乐县其余327家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进行核实,2022年327家企业工业总产值合计上报859.29亿元,核实数826.66亿元,总体差错率较低。上述相关数据已及时进行了改正。看来山东的统计数据质量较高。虚报的毕竟是少数。
调查认定,昌乐县工信局及雷丁汽车公司所在朱刘街道办事处存在干预统计数据行为。这让人怀疑“总体差错率较低”的说法。
这个问题不小。
三是关于举报反映的昌乐县委书记逼迫企业统计数据造假问题
经调查核实,没有发现昌乐县委书记王骁逼迫企业统计数据造假或干预统计数据。经与举报人多次视频、语音问询(目前李国欣身处境外),其未能提供相关证据。经对昌乐县委、县政府,县有关部门和镇街、企业负责人463人次谈话问询,均未反映王骁干预统计数据。
主要是看有没有“统计造假”的会议记录、微信记录、录音记录等。
调查认定,昌乐县委、县政府对个别县直部门和镇街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负有失察责任。王骁作为昌乐县委主要负责人,对此负主要领导责任。书记过关。
倒是有熟悉李国欣的潍坊企业主透露,李国欣与原来的昌乐县委书记、前潍坊常务副市长王树华关系非比寻常。王树华被审查期间,李国欣曾被带走协助调查。
四是追责问责情况
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对涉及的9名责任人员作出处理:
1、给予昌乐县委书记王骁党内警告处分。
2、给予县委副书记、县长桑海强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给予副县长张英杰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副县长秦维胜党内警告处分。
3.给予昌乐县工信局局长黄金海、朱刘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建刚等5名责任人员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等处分处理。
对数据失实的相关企业,已依法依规作出相应处罚。
调查结果还是有说服力的。
但是,不好理解的有三个问题:
“昌乐县工信局及雷丁汽车公司所在朱刘街道办事处存在干预统计数据行为”是不是“虚报45.43亿元”的原因?
虚报这么大的数字,是企业自己干的,还是工信局与街道指使的?
为什么327家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虚报33亿,而一个雷丁就是45亿?
值得进一步思考。
这也是40多年来统计史上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