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淄博烧烤要学习沙县小吃,走出淄博
2023-07-09 07:47:18   来源:今日湖北

企查查显示,从淄博烧烤爆火的31日至618日,淄博市新增烧烤相关企业暴增694家。

现在温度下降,这是很自然的事情。缺乏长远战略。

“五一”假期过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6月中下旬时,“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话题还曾一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除了依旧热闹的“八大局”市场外,一些曾经座无虚席的淄博烧烤店,即便在用餐时段,也只能看到零星食客。不少店铺贴出了“转租”信息。

图片

58同城网站上出现了数百条淄博烧烤店铺转让信息,转让费用从十几万到三五十万不等。

抖音旗下巨量算数显示,“淄博烧烤”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在49日达到首个小高峰,达到了247.67万,并在之后的429日达到了峰值1105.79万。到了630日,仅为10.91万。

淄博烧烤要持续的火一定要走出淄博

77日至717日,汉口北国际贸易城汉口镇·戏码头露天开摆500桌,地道的淄博“灵魂烧烤”配上拉风乐队、爆笑相声,齐鲁文化和楚文化将来个对对碰。

6吨切好、腌好、串好的牛羊肉和小饼一起冷链运输到汉口北,一条龙对接,连蒜蓉辣酱、烧烤桌和小马扎都是淄博同款。羊肉、牛肉3/串,猪肉、五花肉1.5/串,小饼4元一袋6个,调料10/份。

“淄博烧烤中国行”由淄博高新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及个私协烧烤协会牵头举办。

图片

621,淄博烧烤中国行首家——董市镇曹店村枫林月季园开烤。

图片

淄博烧烤要成为一个可持续的产业,一定要学习“沙县小吃”。

俞邦村,“沙县小吃第一村”。

村里的“小吃民俗文化馆”显示,沙县小吃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和隋唐之后中原人口多次南迁有着直接关系。北方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和当地以米类和薯芋杂粮为基础的饮食体系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沙县饮食文化。“国民小吃”,产业富民领风骚。

图片

沙县小吃文化城。曹建平摄/光明图片

目前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门店已近9万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年营业额超550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沙县小吃连锁标准店已达3900多家,而这些连锁标准店的店主、店长又以年轻人为主。

图片

由商务部主办的小吃产业发展现场会522在福建三明沙县区召开。商务部将从提升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等5个方面,推动小吃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加快制定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餐饮业支持政策,支持各地打造小吃产业集群。此外,还将加快制定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引导包括餐饮业在内的生活服务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数字化品牌和标杆。

我国餐饮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收入规模达4.6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超过10%,其中,小吃是餐饮业中最大的品类。

两年多来,沙县小吃加快走进都市商圈、走进机关校园,并加速走出国门、风靡世界。三明做强做大沙县小吃产业的成功原因,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把小吃业作为富民工程来抓。三明市成立了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的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三明市委市政府和沙县区委区政府从政策扶持、技术培训、资金信贷、保障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培育沙县小吃特色产业。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调发力,有效激发了沙县群众做大做强小吃业的干劲和斗志,有力促进了沙县小吃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这一点淄博要学习。

二是始终发扬实干苦干的精神。当年,沙县小吃从业者离开世代耕作的田地,走进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谋生,靠的就是一股拼劲。他们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涵养了“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精神。如今,沙县人民不断创新理念、开拓市场、放眼世界。

三是实施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沙县小吃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从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到门店经营全流程标准化,打造沙县“好味道”。同时实施公司化运作、品牌化发展,建立“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管委会+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小吃文旅集团”三方协同机制,重组成立沙县小吃文旅集团和23家子公司,形成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的公司运作模式,实现组织体系再造。两年来,沙县小吃新增加盟店900余家,连锁标准店总数达3983家。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构筑供应链平台基础,沙县小吃收银结算系统正式发布,沙县小吃连锁供应链服务系统已接入2635家门店,总部可实时获取各地门店经营数据,并利用回流的大数据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实现精细化管理,适应市场需求。沙县小吃配菜网上线,组建外卖平台工作团队,为853家门店提供代运营服务。

四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拓展海外空间。当地积极培育从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到物流配送、餐饮服务及文旅康养的全链条沙县小吃产业,推进工业化生产。2022年,沙县小吃向泰国、文莱、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申请国际商标注册,目前,已向72个国家和地区申请注册“沙县小吃”商标,在68个国家和地区被核准注册。

五是“全民总动员”。沙县区法院立足辖区特色,探索建立小吃业主特色司法服务机制,推行“一城一法官”在线司法工作机制,为在外小吃业主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结合沙县小吃集团餐饮连锁子公司和联络处分布的30个城市,沙县区法院配备了30名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一对一负责所在城市涉小吃业主案件的管理、分流、指派、调处、司法确认及法律咨询等工作,将调解、司法确认、庭审等搬上“云端”,实现诉前、诉中、执行无缝对接。沙县区法院司法服务保障沙县小吃工作室于去年揭牌运行,针对涉沙县小吃类案件开展专业化法律问题咨询、解纷、答疑。同时与小吃企业建立常态化双向交流模式,通过建立驻企法官工作室、开通企业法律服务热线等畅通一对一沟通联系渠道,为案件处置和企业发展定向施策。

613,三明市沙县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沙县小吃餐饮连锁企业总部回归沙县的七条措施(修订)的通知,推出企业总部回归沙县的七条措施。

凡当年回归、当年入统且与沙县区小吃文旅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的小吃食品供应链及餐饮连锁企业(简称回归企业),给予五年扶持期。

㈠给予回归企业免费提供为期五年面积 50 平方米(水电、物业除外)的办公场地。

㈡给予回归企业在沙县小吃同业公会中的团体会员资格,并给予五年免费交团体会员费,使用沙县小吃注册商标的资格。

㈢给予回归生产型企业(含小吃配套企业)为期五年新品研发补助。即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占年营业收入 3%以上,第 1-3 年按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额的 50%给予补助,第 45年不超过该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的 1%给予补助,每年结算一次。

㈣回归食品供应链企业当年新注册所属区域配送纳入集团总部供应链系统,已有供应链系统的将其数据导入集团总部的 供应链系统,实现数据归集。

1.对新注册纳统的食品供应链及餐饮企业和限下转限上食品供应链及餐饮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每家 万元、万元配 套奖励。

2.对新列统食品供应链及餐饮企业,按其贡献以当年度营业收入的 1%以内奖励给企业。

3.支持鼓励企业做大规模,针对已列统的食品供应链企业,以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基数,按其实际贡献予以增量部分的 2%奖励给企业。

4.为减轻回归食品供应链企业数据化运维及实现上规列统的管理成本,一次性给予企业 10 万元奖励(奖励兑现分三年度落实,当年兑现 40%,次年兑现 30%,第三年兑现 30%。)

㈤回归小吃生产型企业(含小吃配套企业,餐饮连锁企业)实现主板上市的,一次性给予 500 万元奖励;实现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给予一次性奖励 300 万元奖励,实现新三板上市的给予 100 万元奖励。

㈥强化回归餐饮连锁企业人才建设,将回归餐饮连锁企业的员工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补助范围。在本辖区正常缴纳社保,且组织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互联网+)、企业直补培训等培训活动的企业,对取得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证书类型和等级给予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㈦给予回归餐饮连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荣誉市民待遇,对入驻沙县区设立的小吃研发中心、合作开展小吃研发的科研院校相关人员同等享受我区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尽职尽责”。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