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2022年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在武汉、长沙、南昌同步举行。三省省长书记同时参加。
会议举行线上签约仪式,三省签署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中老铁路作用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新格局的协议》、《长江中游三省畅通商品流通合作协议》、《长江中游三省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协议》、《长江中游三省省会城市重点合作事项》等14个合作协议。
我没有想到会签西部新通道的协议。过去只提中部陆海新通道。
此次签订的重头协议——《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及中老铁路作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新格局的协议》,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行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强化集货力度、通关便利化、建立多式联运跨境信息平台、通道沿线产业融合等方面。
在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班航线无缝衔接与合作共享方面,该协议提出,促进三省铁路互联互通,积极推进荆州—岳阳高铁、呼南高铁宜昌—常德段、福银高铁武汉—九江新通道、武汉—南昌高铁、仙桃—洪湖—监利—益阳铁路、安康—恩施—张家界(吉首)铁路等项目。做大做强阳逻港至日韩和东盟四国、城陵矶港至香港、九江港至东南亚等近洋直航航线,助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发挥三省航空枢纽集群优势,利用天河国际机场、鄂州花湖机场、黄花国际机场、昌北国际机场等航空枢纽,探索发展“卡车航班”等模式,共同打造“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推动三省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互通。
推动开行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天天班”,支持班列运营企业合作设立老挝海外区域公司。
三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通湖南长沙、怀化,湖北武汉、襄阳、宜昌、荆门,江西南昌、萍乡等地至广西北部湾的铁海联运班列,以及至老挝、越南的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推动开行“天天班”,当货源不足时,利用湖南怀化至广西北部湾及老挝、越南的集拼集运及政策优势,协同三省在焦柳线、沪昆线上的城市货源以沿途加挂形式在怀化集并。
该协议还提出,统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实现用户“一次注册、三省通用”;加快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信息数据开放共享与互联互通,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加强“港—产—园”联动,推进三省通道沿线产业园区合作。打通海外仓资源共享路径,推动三省在 RCEP 成员国已布局海外仓的共享共用等。
每次讲课,我都会呼吁,宜昌最大发展机遇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湖北就是两大商机:鄂州花湖机场与宜昌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8年11月12日,中新两国政府签署“陆海新通道”谅解备忘录。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即把原来的简单的“南向通道”升格为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0年11月17日在重庆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合作协议》,明确将在便利化通关作业、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此次签署合作协议的“13+1”省区市中,共包括了重庆、甘肃、陕西、四川、新疆、云南、宁夏、内蒙古、贵州、青海、广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广东省湛江市。
我通过民主党派途经呼吁,能不能13+2?把宜昌加上去。
让宜昌(秭归)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对于武汉港来说,也是一个最大的机遇。除了新疆、上海之外,还有广西这个大出海口可以利用。
而且,宜昌、襄阳通过焦柳线已经开始融入新通道了。
2022年1月7日,宜昌市两会上,“谋划构建‘江铁海’中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出现在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入未来五年规划。可惜,太晚了。
2022年1月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与怀化国际陆港携手,推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怀化—万象)班列首发。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复函明确支持湖南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2022年7月22日,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召开,作为此次参会的沿线省区市代表之一,标志着怀化市正式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13+1”变“13+2”。
可见,我的呼吁没有效果,只是当作笑谈。
但是,怀化却上了。遗憾。
因此,此次中三角协议中才有“利用湖南怀化至广西北部湾及老挝、越南的集拼集运及政策优势,协同三省在焦柳线、沪昆线上的城市货源以沿途加挂形式在怀化集并”的思路。
今年9月20日运载1200多吨汉产化肥原料的中老铁路(武汉—琅勃拉邦)国际货运列车从武汉北编组站开出。该趟列车经京广、湘黔、贵昆等铁路线运行,由云南磨憨口岸出境,全程运行近3000公里,7天后抵达老挝琅勃拉邦火车站,比传统海运节约一半以上时间。自今年5月17日从武汉开出首趟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已累计开行10列,共运送各类物资1.3万多吨。武铁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开行至缅甸、泰国的国际货运列车,努力将武铁物流基地打造成为湖北至东南亚的国际货物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