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小巨人,大作为
2022-06-27 15:26:24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参加省电台的一个活动。讲了25分钟,并应聘成为栏目的专家。

图片


讲演大纲如下:

现实很残酷:

前三批全国4762,今年再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并于近期启动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图片


武汉20位,中部第四,湖北三批共有172家企业入选,占全国总数的3.61%,湖南(232家)、安徽(229家)、河南(207家)。

早在2012年,青岛就开始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经过近10年的努力,青岛已经初步构建起“万户初创、千户成长、百户示范”的“专精特新”成长梯队。

一、各地政策的三大方面

一是建立资金池。

2022年浙江给予“专精特新”企业2亿元帮扶资金;河南提出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重庆2022年至2025年期间,将整合中央及市级财政资金,每年遴选100家左右“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并给予重点资金支持……

安徽提出,到2025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00家,并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和200万元。实施补链强链工程,编制“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指导目录”,鼓励“专精特新”企业与强院强校强所合作建立实验室,积极参与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等科技攻关。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安徽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截至2021年年底,已累计完成募资122.12亿元,投资项目226个,带动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今年将继续做好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二期设立等相关工作。

依托重庆科创投集团等组建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

北京将充分利用各级政府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投资基金开展合作。

二是市场化资金涌入。

2021年,股权投资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关注度进一步上升,投资案例数量达到1600余起,总投资金额同比增长约40%。

投资者较为青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三个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351家企业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占总数的7.4%。

6月24日,随着优机股份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到百家北交所进入“百企时代” 高质量扩容加速推进中小企业占比76%,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覆盖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碳”、消费等多元细分创新领域,体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化创新形态。

100家上市公司2021年度研发支出合计33.39亿元,研发强度平均6.87%,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4.78倍。

100家上市公司中,22家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截至6月22日,北交所在辅企业310余家,在审企业68家。

三是畅通融资渠道。

拓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工信部正组织开展优质中小企业评价和培育工作,并对拟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投融资对接等工作,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债券融资,鼓励开发更多适合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

提高间接融资精准服务的能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要破除对抵押担保的过度迷信,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根据“专精特新”企业轻资产等特点,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引入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丰富“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增信措施。

如部分银行制定专项计划,专门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开发成长贷、“小巨人”贷、“单项冠军”贷等专属金融产品。

二、新的思路激活动力

湖北最近提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完善“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思路更加清晰,以新发展格局,以三大都市圈,推动小巨人企业。

三、科教助力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40家增至2021年的102家;日增科技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110家增至2021年的27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0.33万家增至2021年的2.76万家……3370家“专精特新”企业,近六成都是“高精尖”。

北京国家级小巨人264,第一。

在2013年9月30日的那次集体学习“课堂”就设在中关村。

第二年,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新定位确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新的出发点……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支持北京等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科教的贡献。

湖北是科教大省,院士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建有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创新中心以及1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学是创新策源地,教研相长。

2020年10月作为湖北省“独一家”,湖北工业大学入选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开始了汉版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的试验。

湖工大对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与学校共同拥有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双方均可单独或联合对成果进行处置。固化收益分配比例,学校在成果转化收益中,提取4%作为学校收益,其余96%全部归成果完成人(团队)或参与贡献的其他各方。

除了酿酒中试基地,湖工大还建设了融雪化冰工程中试基地、固废资源化利用中试基地、橡塑改性与加工中试基地、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装备中试基地、食品酿造等省级或校级中试基地。从2019年开始,湖工大就推进“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

湖工大在各地校地协同共建有15家产业研究院、69家研发中心,同时在黄石、荆门、襄阳、汉阳等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到地方、在企业兼职的老师达到300人以上。

枣阳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飞龙摩擦)、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

湖北工业大学7位专家,他们将以专家组组长身份,领衔服务枣阳市七大产业链。今年1月,湖北工业大学(枣阳)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湖北工业大学根据学科特色、优势,遴选一批优秀团队负责人,重点围绕该市已成规模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和精细化工等七大产业链及支柱型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将充分发挥专家团队资源、协作优势,构建校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示范服务模式。

6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与东湖高新区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光谷集成电路创新平台联盟揭牌,尤政院士担任“盟主”。

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方面,东湖高新区与华中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八大工程——围绕国家战略工程,共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培育建设国家实验室;围绕大科学工程,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围绕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共建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聚集打造国家级创新中心;围绕重大成果转化工程,共建高效特色转化基地,重点优化提升工研院和共建高端医疗装备研究院;围绕人才引育工程,共建宜居宜研宜创之城,重点改善学校及其重点项目周边环境。围绕新兴产业加速工程,共建光谷五大新兴产业基地;围绕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共建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围绕国际化战略工程,共建世界一流高校和世界光谷,打造院士高端智库平台。

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投”联合体。越来越像硅谷、中关村。

不要忘记年轻人。

武汉理工大学2020级博士生、武汉拓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鹏荐向学校捐赠20万元,设立“星源驱动”创新创业基金。是武汉理工大学首次由在校生设立的创新创业基金。

于2004年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从大二时,便积极寻找项目、组建团队,参加校内的创业大赛。2006年带领团队参加全国“挑战杯”决赛,获得了武汉理工大学在“挑战杯”创业大赛上的第一个金奖。

2015年,卢鹏荐创办武汉拓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高纯(超纯)金属/半导体材料。超高纯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核心原材料,半导体杂质含量的控制尤为关键,而材料的提纯技术需要把杂质含量控制在十亿甚至百亿分之一的含量,要求过程极其严格苛刻。

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卢鹏荐公司生产的产品纯度从99.99%达到99.999999%,改变了在高纯半导体材料领域一直依赖进口的局面。

2021年其公司销售收入达一亿元,各类专利累计40余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

四、金融助力

今年5月,湖北出台指导意见,力争“十四五”期间湖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专精特新”领域新增贷款350亿元以上。同时要求金融机构量体裁衣,开发符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贷款品种。

5月6日,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主承销,开发银行子公司国开证券参与投资的华工科技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成功发行。

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该集团华工图像、华工法利莱、孝感华工高理等三家“专精特新”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营运资金需求。

2021年,华工科技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1.67亿元,同比增长65.7%。集团子公司快速成长,华工法利莱、华工图像先后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孝感华工高理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人行武汉分行等部门积极营造良好融资环境,满足“专精特新”企业多元融资需求。

本期债券发行获得投资者踊跃认购,发行倍数2.06倍,发行利率2.40%。

芝麻开花.兴投资:兴业银行针对小巨人股权融资需求,联合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举办线上+线下系列路演活动,与全国各类VC/PE机构高效对接。

人才贷:专门向实际控制人或核心技术人员被纳入政府特殊人才计划的科创企业提供中短期授信支持的业务,最高2000万元。

科创云贷:针对国家或省级工信部门认定小巨人企业。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

腾讯投资、联想创投、小米集团等近年来国内最活跃的25家龙头企业股权投资机构,投出的“专精特新”,已占自身投资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联想创投累计投资孵化出39家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占比高达29%。

去年12月,申万宏源证券与武汉高科集团达成合作,共同在光谷打造规模达20亿元的专精特新股权投资基金,这是央企在武汉设立的首只投资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股权投资基金。据估算,相比政府引导基金,这种带有国资属性的基金或将达到超过5倍的放大效率,撬动上百亿元社会投资。

五、区位助力

鄂三角,三大都市圈。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宜昌市28家,襄阳17家,十堰15家,荆州11家,黄冈9家。

4月22日,黄黄高铁,6月20日,郑万高铁,准沿江高铁。

高铁创新小镇:小巨人的产房。

桐庐的案例:桐庐,“中国快递之乡”。“三通一达”等300多家快递企业相继诞生,去年快递关联产业实现营收320.64亿元。全国由桐庐籍企业家创办的快递企业已达2500多家。截至2021年,仅“通达系”快递企业配送快递就达683亿件,占全国配送快递总量的63%。桐庐去年快递关联产业实现营收320.64亿元,入库税收12.77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8.9%。

在2018年,桐庐开通首条高铁,决定在高铁站附近打造一座新城——富春未来城,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作为承载快递产业回归的物理平台;2019年,桐庐正式向“三通一达”发出回归邀约;2020年,桐庐打响快递回归攻坚战。

短短4个月,4家行业巨头都将各自的核心产业搬至桐庐。“三通一达”抱团回归的超百亿元“大单”,让全国快递业的目光重新聚焦桐庐。去年年底,在富春未来城核心区块,快递科技小镇正式命名。通过对整个“三通一达”全产业链资源的梳理挖掘,桐庐已培育规上服务企业61家,规上工业企业16家,产业门类涵盖快递科技、物流运输、物联网经济、新零售等多个领域,赋能整个快递产业裂变升级。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