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区区都搞“环大学创新圈”
2021-10-29 14:50:21   来源:今日湖北

上海各区都在做“环大学”经济圈


曾经介绍过杨浦区的情况。


上海市科委与市教委会同相关部门、区、高校,联合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1021日正式发布。


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层次、开放性的大学科技园体系,全力打造3-5家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学科技园示范园,辐射带动高校周边高新园区、产业园区等形成若干个产值规模达到千亿元级的创新创业集聚区,孵化培育1万家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


上海大学科技园发展始于1991年,2002年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


图片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13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占全国总量的11%;累计培育了1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3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66家上市企业。2019年各园区共实现1091项科技成果转化,其中来源于高校的成果有578项,占比53%


在重点区域合理布局建设大学科技园,探索“多校一园” “区校合建”等建设模式,围绕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大学科技园示范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同时支持已建大学科技园升级建设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名校云集的杨浦区则形成了“一圈、一廊、一谷、一园”的特色产业集群: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现代设计为特色,2300余家知识创新型企业中,同济大学师生创业企业达600多家。在同济大学周边,赤峰路、密云路、国康路、四平路已形成“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9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产出460亿元。这不仅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更是在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成为吸引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圈、就业圈。双创企业想“排着队”入驻,同济毕业生也因为信赖这个品牌而选择在这里就业,开启人生新里程。

 

图片


复旦创新走廊有各类相关企业万余家。


上海财大金融谷是全国唯一专注于科技金融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上理工产业园依托光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能源动力等优势学科,孵化了不少行业隐形冠军。


此外杨浦区还有上海电力学院科技园、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园、上海体育科技园。

而同济大学有四个校区,就分别携手杨浦、虹口、普陀、嘉定四区协力打造“环同济”创新圈


《破冰与突围——湖北干部“借火”长三角启示录》中介绍了上海大学的情况。补充了我的不足。


一是把现有大学围起来


在宝山区科委跟班学习,湖北干部的感受是:大家几乎都在围着“环上大科技园”转。


“上大”即上海大学,“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以上海大学为策源地划“环”,规划面积约57平方公里的环上大科技园于去年1130日开园,宝山区与上海大学携手构筑千亿级规模的科创产业高地。


横穿上海大学校门前的马路,就是园区平台企业上海环上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里还有个名称——“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


图片


二是迎接大咖。


2019年,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落户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普陀区科创能级提升迎来重大机遇。


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人才和国际合作资源,建立互相支撑与促进的科技研发平台、技术转化平台、国际合作平台、智库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以空天技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促进全球高科技成果在上海和长三角的培育和转化,助力人才培养和集聚。


以国际合作为例,涵盖清华大学北美创新创业中心、拉美中心等全球重要科创中心和9个离岸孵化器,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心与校企合作实行复合双挂导师模式,计划每年在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领域,输出学术带头人+产业领军人才博士10人、硕士20人。


位于普陀区桃浦智创城的中以(上海)创新园,定位联合创新研发与双向技术转移。


成立短短一年半,这个国际创新合作示范区,已吸纳50家中以合作企业、机构和项目,其中以色列注册企业37家。


截至20219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本科1270所、专科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本名单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等学校。


湖北130


不算军事院校,武汉拥有84所普通高等院校,7211大学,其中在校研究生有12.7万人。


如果能够做好“环大学”的文章,资源用不完。


在这个方面,武汉与上海有差距。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