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根深才能叶茂
2021-10-15 16:11:00   来源:今日湖北

最新一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文批评了下基层调研、挂职、帮扶、指导工作中的四个乱象。


——作秀式调研,去哪儿都有脚本,看到的往往都是一片莺歌燕舞。有的干部把调研现场当秀场,打几句官腔,摆几个造型,追求报纸上有名、电视中有影。


——为了挂职鉴定“好看”,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政绩,选择做一些“面子工程”充数,而一旦其返回原单位,这些“面子工程”就难以为继,反而成了基层的负担。


——“干部像候鸟,常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类“候鸟干部”驻村不住村、“走读”上下班,隔三差五回机关溜达。还有的干部则是挂名不出力,一个月也见不到几回人影。


——瞎指挥。基层“地皮”还没有踩熟,就盲目地开处方、出点子、定调子,大话、套话一箩筐,分析原因“一二三四”,解决问题“子丑寅卯”。


文章指出,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多听听群众的评价,给真做事的干部以提升的机会,对走过场的干部不仅要及时召回,还要严肃问责。


图片


虽然不能要求7与农民在一起,至少一年要有7与农民在一起吧。


相反,合肥却很好的思路。


今年826日,合肥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选派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会后,45名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奔赴合肥45个村(非全省统一选派的130个村)任职,担任第一书记。


在干部职级并行后,一些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干部仍然具有很好的身体素质,他们能力强、经验足,其中很多人在农村工作过,有浓厚的乡土情结。


通过个人自愿申请,单位组织报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职人选77名,并经合肥市委组织部初步审核确定人选54名。之后,合肥市委组织部通过与报名对象面对面考察、与其单位主要负责人谈话,以及听取其单位人事部门的意见等形式,最终确定了45人。


图片


在第一批45名退出领导岗位到村任职的“老干部”中,由合肥市直单位选派17人,县(市)和乡镇选派28人。他们平均年龄60岁,其中506027人,60岁以上18人,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52岁。


在最终选派的45个村中,21个村为选派干部原籍或曾工作过的地方,24个村为村级集体经济较弱、服务群众能力不强的村。


910日前,45名“老同志”已全部到村上岗,任期三年。


合肥市对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明确了4个方面的职责,包括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到任后,他们将协助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以及帮助教育管理党员、发现培养后备干部等,同时借助自己的资源、人脉等优势,助力产业振兴。此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建设、改水改厕等问题突出,“老干部”也要在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工作中发力。


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职期间,要与派出单位工作脱钩,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并参照选派干部执行请销假、工作例会等制度,开展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对于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老干部”将进行批评教育,不胜任、不称职或造成不良后果的,及时调整处理。


在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任职期间,将由派出单位发放生活补助、通信补贴和往返交通费,租住民房费用由派出单位据实解决。对已退休或驻村期间退休、自愿在村工作且具备正常履职条件的选派干部,经市选派办审批同意后,退休后在村工作期间,由同级财政保障每月不低于1000元经济待遇。与此同时,派出单位要加强与选派干部联系,每半年听取1次工作汇报,单位党委(党组)负责同志每年要到村开展调查研究,协调推动工作落实。


这是人才选用机制的一种创新,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值得推广。


还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福建的科技特派员。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市考察时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19992月,南平市选派首批225名科技人员,深入215个行政村开展科技服务,开启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层探索。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在《求是》杂志刊发《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指出这一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2002年起,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始在福建全省推行。同年11月,科技部在宁夏等西北五省区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200412月,科技部、原人事部出台《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试点。


2012年起,科技特派员工作先后7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6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


201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


22年来,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目前已领办创办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3万余项先进适用技术,为科技兴农富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福建,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已实现乡镇全覆盖。


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福建、合肥的模式都值得推广。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